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凰女惊华:帝君心尖宠 > 第九十八章 这就是天意

第九十八章 这就是天意(2/2)

埋头坐在龙案后头,而是站在东墙下,望着墙上的一幅画走神。

    而这画中画的不是旁人,正是先皇后昭惠皇后。

    画中,昭惠皇后身边一左一右站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其中稍年幼一些的男孩儿,就是太子崔景沉,而另一边年纪稍长的女孩,便是即将归来的大公主宁安公主。

    崔景沉还清楚的记得,画师做这幅画的时候,正是他母后昭惠皇后去世当年的春天。

    当时,他的母后已经病了快大半年。

    因为身子孱弱的缘故,人已经许久没能出屋走走了。

    那天是个极为宁静的午后,父皇来探望母妃,见母妃精神不济,便说凤仪宫后头的木兰花都开了,邀母后一同去赏看。

    但那个时候,母后的身子已经虚弱透了,别说走路,就连自个站起来都困难。

    而那时的父皇,在母后面前,哪有身为帝王的威严与凉薄,他抱着母后,一步一步出走寝殿,走到母妃最爱的那棵木兰树下。

    崔景沉觉得,那个时候的父皇,不是一国之君,只是一个深爱着妻子的丈夫。

    不知是否是已经预感到自己已近弥留,一贯不喜欢旁人画她的母后竟然主动说,想要将自己的笑貌留在这春天,留在这棵木兰树下。

    当时,他还有宁安皇姐陪伴在侧,还与母后约定说,等到了秋天,他们再在桂花树下画上一副这样的画,冬天便换在梅花树下。

    没成想,那幅木兰花下的画像,竟成了母后留在这世上最后一副画像了。

    崔景沉记得,这画是母后恳求父皇,一定要挂在昭阳殿中的。

    当时,母后是这样说的,“妾身命薄,不能陪陛下终老。可即便人不在了,魂也牵挂着陛下,希望能时时看到陛下。妾身知道,臣妾身后,这凤仪宫必然会移主,但昭阳殿永远都是陛下的昭阳殿。妾身明白,若在陛下处理政务的地方,悬挂妾身的画像,会有失体统。但陛下,请您允许妾身任性一回,一辈子唯这一回,只求您能在妾身死后,将这幅画像,挂在昭阳殿中,即便是蒙上纱或布,至少叫妾身能时常陪在陛下身边。”

    崔景沉深深明白,人死魂灭的道理,也知她母妃是个聪颖且豁达的女人,对这个皇宫,对他父皇这个丈夫,并没有那么深的执念。

    母后之所以请求父皇将她的画像挂在昭阳殿中,并非为求什么哀荣,更不是为祈求父皇能在她身后,一直对她念念不忘。

    否则,母后满可以挑一副她年轻时,最明艳动人的一张画像,挂在这昭阳殿中。

    她所求的,只不过是在她身后,父皇每看到这幅画像,就能想起他与宁安皇姐这两个孩子。

    使得父皇念及两人往日的夫妻情分,能善待他们姐弟俩。

    而母后去世后的这些年来,父皇的确因为念及他与母后的结发情分,一直宠信他和宁安皇姐。

    但在四年前,北渊求娶他们大夏公主时,父皇还是忍痛,逼迫宁安皇姐下嫁和亲。

    宁安皇姐虽然并非母后亲生,却是父皇的长女,崔景沉深知,他父皇心里是十分疼爱宁安皇姐的。

    但与江山社稷相比,一个女儿的生死祸福,也就无足轻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