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九十四章 局中局(2/2)

却是个固执的,既然今日已经把事情提出来了,便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才肯罢休。

    “周太后与陛下向来是母子同心,难道这事儿是……是陛下授意的不成?”李皇后思量着,“这不应该啊,陛下向来器重辅国公,怎么会突然对他起了杀心。难不成是因为辅国公战功赫赫,功高震主了?”

    “妇人之见,目光短浅。”李元徽还是忍不住开了口,“辅国公傅正卿向来很会做人,对上恭顺对下和气,既是陛下的宠臣,在军中的威望也很高。若非万不得已,陛下不忍,更不敢动他。”

    “爹爹的意思是,当年辅国公一案,真是陛下谋划的?”李皇后震惊不已,“您说陛下是万不得已,究竟为什么万不得已?”

    既然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李元徽也没打算再瞒李皇后,省得她胡思乱想,一个不稳,再生出什么事来。

    “其实,也不能怨陛下容不下他,要怪就怪那辅国公与雍王走的太近。”

    “雍王?陛下的嫡兄,废太子雍王?”皇后问,心头震颤,万万没想到,当年的事竟然如此复杂。

    “是,就是那个不安分守己的雍王。”李元徽答,“不过,也不能怪雍王不安分。想当年,若非周太后与陛下合谋陷害了身为太子的雍王,如今坐在那大殿高堂之上的就是雍王,而非陛下了。

    雍王心里怎么能不恨?

    况且陛下登机之后,不但没有安抚雍王,反而将千里之外的不毛之地分给雍王当封地,雍王心里就更恨了。便时常给他旧日的知己,辅国公傅正卿传书诉苦。

    陛下得知此事以后,心里便存了疑影。毕竟那傅正卿手握重兵,陛下只怕那傅正卿倒戈向雍王,会举兵反了他。”

    “不对。”听了这话以后,李皇后当即反驳说,“陛下是个明君,又向来爱重辅国公,若无两人密谋造反的证据,是断然不会设计冤杀辅国公的。况且,若陛下手中真的握有这样的罪证,大可昭告天下,辅国公与雍王意图谋反,大大方方的将两个反贼正法即可。断然不会利用后宫的事,设计害死辅国公,纵了雍王逍遥法外。”

    “你说得不错,当年陛下只是怀疑辅国公有反心,并无确凿的证据。所以陛下当时并未下定决心要除掉辅国公这个祸患。但周太后护子心切,怎么能容他人觊觎自己儿子的帝位。要么说最毒妇人心,当年要行事之时,皇上对贤妃还是心存不忍,故而没有立即处置,倒是太后狠辣,背着皇上,命人将贤妃给活活勒死。事已至此,任谁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李皇后从李元徽的话中,隐约听出些关窍,不禁问:“当年贤妃谋害五皇子一事,是爹爹命我制造伪证诬陷在先。那敢问爹爹一句,当年辅国公与雍王过从亲密的事,难不成也是爹爹在陛下面前告发的?对了,还有之后辅国公暴毙,与爹爹您又有多少关系。这一切,难道都是爹爹您……”

    李元徽闻言,目光一凛,“你记住,为父只是从中做了些顺水推舟的事儿罢了,说到底还是辅国公为人不够谨慎,陛下与周太后心虚多疑才会如此。”

    李皇后怔然,五年前辅国公的冤案,果然是个局,还是局中局。

    真正在背后运筹帷幄的,不是皇上,也非周太后,而是他爹爹李丞相李元徽。

    李皇后一早就知道她爹爹心思深沉,善于玩弄权术,却万万没想到,英明如陛下,慧黠如周太后,也曾被她爹爹玩弄于股掌之间。

    当真叫人心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