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五十八章 唇枪舌剑(2/2)

    “真是朕的好儿子。”皇上望着崔景沉称赞说,“这一个月来,前线捷报频传,军中上下一心,奋勇杀敌,打了好几场大胜仗,这其中也有你的功劳。”

    “这都是昭毅将军和将士们的功劳,儿臣不敢居功。”

    闻言,皇上不禁感慨,“倒是需得出去历练,太子这一趟回来,可是比先前长进了不少,人也稳重了许多。”

    崔景沉躬身一礼,“儿臣过去年轻鲁莽,叫父皇费心了。”

    “太子能如此想,朕心甚慰。”话说到这里,皇上忽然话锋一转,“朕先前得到消息,听闻太子曾在凉州境内一驿馆遇刺,便即刻命人前往彻查此事。经查,当日在驿馆刺杀太子的,正是潜伏在我大夏国边境的北渊细作。小小北渊,竟敢意图谋害我大夏国的储君。太子你放心,父皇一定会就此事,好好的给你讨回个公道,叫那蛮夷之邦,尝到厉害。”

    尽管皇上这么说,但崔景沉心里却明镜儿似的。

    当日在驿馆内,想趁走水时的混乱,刺杀他的那伙人,并不是什么北渊的细作。

    至于是谁派来的人,他早已心知肚明。

    但眼下,他父皇既然已经认定此事为北渊细作所为,想必那真正的幕后主使,必定已经将与之相关的罪证抹去,并且还编造了一些,看似确凿可信的罪证来诬赖于北渊。

    否则,英明如他父皇,也不可能如此笃定的相信这个彻查结果。

    如此,再想要去翻案,揪出真正的幕后使,就不容易了。

    甚至是不可能了。

    不过崔景沉压根也没奢望单单凭借此事,就能扳倒谁。

    如此也好。

    还是那句欲擒故纵。

    不止要纵,还有深纵,狂纵。

    只等纵的那始作俑者,愈发肆无忌惮,狂悖无道,到那个时候,不必他出手,也有的是人会迫不及待的替他料理了此人。

    所以,崔景沉并不心急。

    “如此大事,儿子哪有主意,全凭父皇做主。”

    对于崔景沉恭敬且谦和的回答,皇上颇为满意,“太子今儿就留下陪朕一块儿用午膳,朕这儿还有好些话要与太子说。”

    “儿臣恭敬不如从命。”

    ……

    待崔景沉伴驾从昭阳殿回来东宫,已经是傍晚时分。

    等他沐浴更衣,收拾妥当之后,晚膳也摆好了。

    因为午膳是与他父皇一起用的,席上拘谨,又忙着小心回话,所以并未吃好。

    这会儿的的确确是感觉饿了。

    可打量着满满一桌子菜,却又忽然觉得没什么胃口。

    只浅尝了几口,便撂了筷子。

    福安见一桌子菜几乎都没怎么动过,心里也是纳闷。

    这桌上的菜,明明都是殿下平日里最爱吃的。即便殿下饭量本来就少,也不至于才吃几口就饱了。

    莫不是殿下另有想吃的东西?

    想到这儿,福安忙不迭的询问崔景沉的意思。

    崔景沉闻言,思量了片刻才说,“叫小厨房做碗素面来。”

    素面?那有什么好吃的。

    但福安却知道,那是傅姑娘拿手的。

    难道殿下这是……这是想念傅姑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