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六章 大丰收(2/2)

。接近秋季后雨下的就少了,刮风的时候也多了起来,这两天的天气很好,等两天后榛蘑就能晒干。

    去京城之前先回趟家给老爸和老妈买点东西,亲戚那边等到从京城回来时带上京城特产再窜门会比较好。

    张涛之前虽然在京城里工作半年多赚了一万多元,不过去了房租费、水电费、饭钱一些费用也就攒下个几千元,又在京城买了些实验器材,剩下的钱也没多少。给家里人也买不了什么好东西,去亲戚家窜门也不能空手。

    张涛把之前晒好的榛蘑用洗干净的麻袋装了起来,再把麻袋放到从前家里存放粮食用的仓房里。将麻袋的地下铺上几根枕木防止榛蘑受潮。枕木的边上摆上几个老鼠夹子和几个捕鼠笼子,防止老鼠啃咬麻袋。晒干后的榛蘑会散发出一股好闻的香味,而且老鼠喜欢用麻袋来磨牙。

    今天的天气很好,是个晴天而且天气预报也没说今天下雨,地上的榛蘑也就没收起来。张涛把这几天赚的钱放进挎包里,先上市里的首饰店花了两千多元给老妈买了一个金镯子。

    再去银行开了两张存折,一张存了一万多元,剩下的几千元钱存在另一张存折里。要是把钱都存到一张存折不好向爸妈解释,那些收蘑菇的再转手卖掉也就是翻了一倍的价格,一个月下来卖的好的也就赚接近一万元。又去市里的京城同仁堂药店分店买了几个野生的灵芝,回到了家。

    “爸、妈我回来了!”张涛进门后笑着对张永文和赵俊珍说道。

    “儿子你回来了!”

    “哎呀!咱儿子都瘦了还黑了!”

    “啊!妈!爸!我回来了!”

    “儿子你回家都干啥了,咋晒的这么黑!”赵俊珍笑着问道。

    “啊!我回家这几天在家收蘑菇来着,天天在外边坐着晒的!呵呵!”张涛笑着回答道。

    张涛没说是自己采的,一是怕老爸和老妈担心自己,二是说了也不会相信的。就说蘑菇是收来的。

    “爸,妈!我给你们买了几个野生的灵芝,妈!我给你买了一个金镯子!”张涛一边把灵芝和金镯子递给张永文和赵俊珍一边说道。

    “哎!你花这钱干啥?这得花多少钱?赚钱不容易!这钱攒着处对象,娶媳妇时用。你花多少钱,我给你!”张永文说道。

    “我带着这银镯子就挺好,你收蘑菇能赚多少钱!你花多少钱,让你爸给你!”赵俊珍也说道。

    “爸!妈!我收蘑菇挺赚钱的!你们就收着吧!”张涛说着从挎包里拿出钱多的存折打开后放到张永文和赵俊珍面前。

    “你们看!这是我一个月的战果!”张涛说道。

    “怎么卖这么多钱哪!收榛蘑有这么赚钱吗?”张永文问道。

    “哦!我收完蘑菇多跑跑,去市场和饭店卖!我朋友开了一家网店,我让他帮我代卖一些!”张涛把提前想好的话说了出来。蘑菇探测仪的事解释起来太过麻烦,电视上和网上也没报道过有望科学家研究出类似的东西。张涛这么一个刚大学毕业的人,而且是一个人就做出来了这么先进的东西,说出来也没人相信。

    赵俊珍听完后笑着说道:“没想到我儿子这么厉害!比你爸强!谢谢你给妈买的金镯子了!妈就收下了!”

    张永文拍了拍张涛的肩膀后笑着说道:“我儿子吗!肯定比我强!一代更比一代强吗!后退了那了得!社会就不进步了!”顿了顿后又说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儿子你既然能赚这么多钱,说明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干这个也行!蘑菇要是收完了你打算干点啥呢?”

    “我打算去京城卖榛蘑,京城的榛蘑比咱这儿贵些,我先少带一些榛蘑去京城,打开销路之后,爸你和我妈再帮我把榛蘑用物流发过去。那些榛蘑我用麻袋装的放在咱家原来装粮食用的仓房里了。”张涛说道。

    “好!儿子你谈生意时小心点别让人骗了,你说啥时候发我就给你发过去!”张永文说道。

    “谢谢老爸!谢谢老妈!”张涛笑着说道。

    “不用谢!我和你妈等你走了就搬过去住给你看着。”张永文说道。

    “儿子,妈给你做点好吃的!你看你都瘦了!”赵俊珍笑着说着。

    张涛在家里吃过饭后就坐车回到恒山山下的房子了,榛蘑晚上得收起来,不收起来晚上榛蘑会返潮。榛蘑被风吹了一天了,干了一大半。把榛蘑装进麻袋里放在仓房,明天再拿出来晒上半天估计就能完全晒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