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国海魂 > 第十一章 英国人的反击(一)

第十一章 英国人的反击(一)(2/2)

,战斗在欧洲,在中东,在远东殖民地,在南美洲打响,炮声绵延数万公里,英**队哼着《英格兰人之歌》加入战团。

    布尔人战争让英国陆军名誉扫地沦为笑柄,袖珍陆军卧薪尝胆埋头扩军十数年,在法国北部让全世界大吃一惊。正是英国陆军的浴血奋战才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法国,让忙着迁都的法兰西人稳住战线。然而这也是英国陆军的全部能量,法国人终究还是丢了大片国土,不列颠裹尸布近乎脱销,久经训练的精锐力量被消耗一空。

    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无敌舰队,摧毁了强大的海上马车夫,赢得特拉法尔加角的辉煌的皇家海军是这个蓝色星球最可怖的存在,然而英国海军的表现让世人大跌眼镜:海上运输线被德国袭击舰搅得翻天覆地,北海交锋连番失利,海军军备竞赛也处在弱势一方。

    英国人和全世界都在疑惑,强大的日不落帝国究竟怎么了,是躺在功劳簿太久,以至于失却了前行的动力,还是达尔文的物竞天择作祟,历史选择的是德意志人?

    好在大英帝国没让它的子民惶惑太久。

    12月德国陆海军的异动让协约国嗅到了阴谋的味道,作为北极熊的盟友,英法对它的外强中干自然心知肚明。虚弱的俄国能否抵挡住德军的雷霆一击,再续拿破仑时代亚历山大式的奇迹,协约国首脑们心里都没底,于是物资上援助俄国,西线战场牵制甚至是全面反击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就在这时,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另辟蹊径的计划——达达尼尔海峡战役!

    所谓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就是趁德军重心东移,组织一支强大的登陆舰队登陆土耳其加里波利半岛,占领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土耳其海峡,迫使土耳其退出同盟国。此举不仅有利于从战略上迂回包围德奥腹地,逼迫巴尔干国家做出有利于协约国的选择,而且可以从黑海向俄国输血。

    丘吉尔提出的达达尼尔战役不仅暴露了他个人的野心,还将英国人的战略手腕展现的淋漓尽致。

    屈辱的1914年让温斯顿-丘吉尔威名扫地,尽管他在议会和唐宁街拥有大批盟友,但是这并不能堵住英国民众的悠悠之口,丘吉尔迫切需要拿得出手的战绩。让大舰队死磕大洋舰队显然是愚蠢的,在重新获得数量优势之前,大舰队根本不具备挑战大洋舰队的实力。好在德国海军主力东进,获得喘息之机的丘吉尔静待南大西洋绞杀战役结局之余,可以从容的调兵遣将,实现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登陆战。

    丘吉尔的想法与大英帝国坚持多年的全球战略不谋而合。尽管俄国是英国的盟友,但是英国人对双头鹰的恐惧和警惕一日都不曾消减过,控制土耳其海峡不仅有利于从侧翼保证苏伊士运河这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点,加强英国对印度洋的控制,从长远角度看也有利于遏制俄国人打通地中海的企图,将北极熊向印度洋探出的触手拦在黑海弹丸之地。

    对于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更关心收复之地反攻德国本土的法国有所保留,但是仍同意派兵参战。北极熊对土耳其海峡与君士坦丁堡的野心承自彼得大帝时代,英国人的达达尼尔海峡战役虽然有利于分担俄国多线作战的压力,但是英法占领土耳其海峡这结局绝非俄国人乐于见到的,俄国人谢绝了丘吉尔的提议。

    其实,即便俄国人同意派兵他们也无能为力。索契角海战后黑海舰队元气大伤,拱手让出了黑海的制海权,俄国人只能望洋兴叹,更何况土耳其人在俄国北高加索腹地开展了猛烈攻势,多线作战的俄国根本无兵可派。

    俄国人是否参战无足轻重。既然德军重心东移,英法高层决定在西线采取行动,超过三百万协约国陆军枕戈待旦,即将从瑞士边境线到北海海岸线发动春季攻势,霞飞将军更是迫不及待的宣布协约国的目标是“1915年秋饮马莱茵河”。

    与此同时,10万英法联军将在法国南部和埃及塞得、亚历山大港集结,由英国阿金库尔、爱尔兰号战列舰,十一艘前无畏舰,法国一艘孤拔级无畏舰,三艘丹东级前无畏舰组成的登陆舰队计划进驻希腊莱姆诺斯岛的穆德罗斯,由萨克维尔-卡登海军上将统一指挥。

    1915年1月,协约国完成达达尼尔战役准备工作,时隔六十年,英法联军再次踏足他们祖辈曾经战斗和牺牲过的地方,迫近达达尼尔海峡。历史充满嘲讽,这一次,曾经的对手俄国成为盟友,曾经的盟友奥斯曼帝国成为敌人。

    “爵士,卡登上将加里波利战役计划书送过来了……”第一海务大臣阿瑟-威尔逊将略显单薄的文件搁在丘吉尔办公桌上,轻松道:“大英帝国反击的号角即将奏响,荣耀由您一手开创!”

    丘吉尔坐在沙发上,掂量手里的记事簿,轻易翻过标注了“1915年,关键词——反击!”这一页。

    后续的一页写满了有待提拔的海军军官名姓,“戴维-贝蒂”这名字虽然屡经涂改,却依然倔强而固执的跃于纸上。

    【啰嗦和凌乱的剧情终于结束了,皇帝的逆袭、战火中的友谊,我的日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