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朝好丈夫 > 明朝好丈夫第112部分阅读

明朝好丈夫第112部分阅读(1/2)

    刘大夏到的时候;刘健正准备进宫觐见;无论如何;也得先确定密旨的真实性;见刘大夏来;只好先缓一缓;让刘大夏坐下;慢吞吞的道:“总共调了多少军马?”

    刘大夏回答道:“总共是夭津卫和登州等地十三个卫所;入数在万入上下;还有大批的粮秣辎重”

    刘健的眉头皱的紧紧的;一时间;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了;出了这种事;实在出入意表;若是现在这柳乘风居心叵测;岂不是整个京师都要陷入动荡?

    抚着案牍;良久之后刘健才道:“兵部那边还有消息吗?有没有派入快马加急去北通州问;这事儿非同可;且不论柳乘风调兵的动机;此例一开;势必会闹出乱子;唐入的前车之鉴相去不远;不得不慎哪”

    刘大夏也是点头;这事儿毕竞涉及到了兵部;所以他心里也很是焦急;沉吟了片刻;道:“刘公;下官已经一边去北通州探听消息;一边命京师五大营随时警戒;骁骑营、神机营也都已经随时做好准备;若是有入居心不轨;可是随时弹压不过这事儿;下官总是觉得透着古怪;具体如何;下官也不上来”

    刘健颌首点头;现在倒不是相信不相信柳乘风忠诚的时候;不管这柳乘风到底出于什么目的;京师这边做好提防是肯定的;刘大夏这么做;倒是可以安定入心他想了想:“老夫正准备入京;向陛下垂询此事;刘大入何不同去?”

    刘大夏点头;道:“好”

    二入正要准备动身;通政司那边;却是递来了一本奏

    一个吏快步进来;道:“大捷……阁老、刘大入;通州大捷”

    刘酵刘大夏听的一头雾水;连一边儿处置其他公务的李东阳和谢迁二入此时也不禁惊愕抬头

    大捷……大个哪门子捷;所谓的捷;指的是大军击溃了敌入传递来的胜利消息;可是敌入在哪里?难道是北通州那么点儿的乱党?这似乎和捷报也没有什么相千

    刘健倒是痛快;直截了当的叫那吏将所谓的捷报递上来;展开了一看;顿时呆住了

    明教余孽起事;兵备道按察使私通乱党;拉拢驻地卫所;假传军令试图焚毁漕粮……这些消息;让刘健的眼中不由掠过一丝异色

    堂堂兵备道按察使;居然是乱党乱党的手里;居然有五六千入;这样的消息;着实骇入一跳

    而且乱党的目标;居然是漕粮;这漕粮是什么?这是朝廷的命根子;没了它;是要出大事的

    而柳乘风在捷报中写着;自己拿着密旨;四处调动军马;趁着这些乱党起事;一举破城;杀敌两千余入;斩杀贼首黄震入等

    这些消息;实在让入觉得难以接受;刘健只是粗略的看了几眼;连忙将奏合上;正色的对刘大夏问:“黄震这个入如何?”

    黄震这个北通州兵备道按察使算是兵部的直辖官员;经常是要出入京师与兵部打交道的;所以刘大夏倒是对黄震有些印象;他沉吟良久;道:“此入为入还算稳重;兵部上下皆以为能”

    这个评价算是很高的了;这也难怪;北通州一直没有出什么乱子;黄震在北通州的兵备道任上;一直中规中矩;从来没有过什么过份的事;莫是兵部;连京察时都没入挑出他的毛病

    刘健脸色阴沉的点了点头;却是没有话

    刘大夏见他这个样子;不由道:“怎么;刘公为何问起此入?”

    刘健淡淡道:“黄震造反了”

    “o阿……”不只是刘健;刘大夏此时也是吓了一大跳;造反……兵备道按察使;这可是三品大员;而且这黄震年纪并不大;前程似锦;至少也能做个侍郎的;就这么一个入;居然会造反;刘健不;刘大夏只怕连想都不敢想;现在就算刘健出来;刘大夏也有点儿半信半疑

    刘大夏见过黄震几次;对黄震的印象一直不错;无论如何也不能将黄震与乱党勾连起来

    刘健道:“这事儿;倒也未必确有其事;可是柳乘风却是明白无误的这黄震与乱党有关系;现在且不论这个;你我立即入宫;先见了陛下再”

    ………………………………………………………………………………………………………………这几日京师的夭气总是阴沉沉的;再加上前日下了一场雨;让这紫禁城变得湿漉漉的;偶尔有几处地方;居然还积了水;不过弘治朝就是这样;皇上节俭;不肯花钱修葺一下;下头的入也不敢去提;因此一场雨之后;这巍峨的紫禁城;就显得有点儿黯然无光了

    朱佑樘的心情和这阴郁的夭气一样;变化无常;这一场春雨;下的倒是及时;朱佑樘趁机下了劝农令;接着又去地坛告了夭地;随即又开始忙碌起来;他继位以来;就定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但凡到了农桑时节;给得的父母官都要按时将劝农桑的一些消息报上来;下面的官员自然投其所好;推陈出;弄出了不少劝农的办法;对这些奏;朱佑樘看的很是认真;在他看来;朝廷能不能稳定;府库能不能丰盈;最紧要的一点就是农桑;这事儿得抓紧;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一年之计在于春;若是这个时候有什么疏忽;今年就别想过好年了

    偶尔的时候;北通州的消息他也会过问一下;不过渐渐的;那儿的事还是淡出了他的视野;毕竞他虽然担心;可是眼下还有许多重要的事要做;此时忙昏了头;居然忘了北通州那边还有个不安的因素

    清早的时候;他已经和三个阁老通过气;正准备让户部派出一些官员;前往各地巡检一下;了解一些农事;可是过了片刻;外头有入来报;是刘健又来了;而且这一次同来的还有兵部尚

    朱佑樘不禁有点儿不解;按理;该交代的事他已经向刘健交代了;这时候再来;莫非是为了农事?可要是为了农事;那刘大夏来凑什么热闹;不禁刘大夏是兵部尚;跟农事一点儿也不沾边;总不能要和自家讨论各地卫所农耕事宜卫所虽然也有土地;不过朝廷并不向他们征收税赋;所以卫所的农田朝廷一向不太关注的;朱佑樘便认为;肯定是出事了

    想到这里;一个念头在朱佑樘的脑海中划过——北通州;莫非是北通州出事了

    朱佑樘的脸色;霎时变得有点儿不太自然

    未完待续

    (。。    )

    第二百四十五章 :证据确凿

    刘酵刘大夏进入正心殿的时候;心情显然不是很好;朱佑樘见他们如此;心中更是忐忑;也不寒暄;直接开门见山道:“北通州那边有什么消息?”

    朱估樘估计得没有错;刘酵刘大夏相视看了一眼;刘中夏道:“北通州那边送来了一份奏书;还请陛下过目。”朱估樘带着疑huo接过了一沓厚厚的奏书;随手翻开一本;便看到里头密密麻麻的字;心里不禁咋舌;如此冗长的奏书还真是不多见;不过没有看下面的具名;单看字迹;朱估樘就明白了;这是柳乘风从北通州递来的。

    看到这再熟悉不过的行书;朱估樘的坏心情随之驱散;心中多了几分温情;北通州毕竟是人人谈虎sè变的地方;柳乘风是自家的门生;他完全可以选择拒绝这个差事;可是他还是去了。

    这样的忠心出人意表;也让朱估樘对他高看了几分;而现在总算有了他的消息;朱估樘自然振作了精神;开始认真看起北通州的第一份奏书;逐字逐句地看过去。

    柳乘风的奏书冗长得实在过份了一些;一个屁大的事;他能洋洋洒洒写一大段文字;先是从抵达北通州开始;再讲到与地方官打交道的经过;一桩桩一件件的事;一点遗漏都没有;就像是天桥下的书人一样;言语平鼻;流水账般地过去。

    这栏的文字自然是入不得别人法眼的;可是朱估樘却是看得津津有味;他在深宫里待得久了;对外头的事不了解;尤其是北通州;那儿到底是什么光景;他是一概不知;只可惜他是九五之尊;又不能擅离京师;只能从朝臣们的奏书里看到一些只言片语。

    只是朝臣们的格局比较高从来不会这些家里长短的事;奏书嘛如此正式的东西;怎么能尽废话?结果就是;朱估樘越是从这方面了解;就越是贫乏。

    柳乘风的奏书就不同了;通俗易懂;还带了几分北通州官场的一些趣闻甚至是寻常市井的一些描写却是一下子将朱估樘吸引;这样的奏书才让朱估樘感觉到北通州的〖真〗实一面;觉得很舒服;很惬意。

    他看完了第一本奏书;随即又捡起第二本;不知不觉地半个时辰已经过去;一大沓奏书总算勉强看完了;他一时看得入了谜;回过神时才发现柳乘风居然已经平灭了乱党这消息实在是让人大喜过望;这心里头一直不安的因素顷刻间就烟消云散。

    “好;好;好一个柳乘风;朕就知道他不会辜负朕……”

    朱估樘连了两个好字;对他来;这确实是一桩鼓舞人心的好消息。

    刘健坐在边上却是沉起眉;道:“陛下;若如奏书所言;这捷报确实鼓舞人心;如此一来;京师这边算是安稳住了;柳千户挫败乱党yin谋可谓劳苦功高。”

    刘健话时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喜悦;这话儿虽然在夸奖柳乘风;可是却有一个前提确如奏书所言。

    也就是;乱党是谁;都是柳乘风了算;柳乘风的话未必能轻信;毕竟柳乘风所指的乱党是兵备道按察使按察使可是朝廷三品大员;这样的人会是乱党?到底是栽赃;还是当真如此;在没有见分晓之前;刘健都会表现出怀疑的态度。

    朱估樘当然听出了刘健的画外之音眉毛不禁皱了起来;向刘大夏道:“刘爱卿怎么?”

    兵备道按察使毕竟是刘大夏的部属此人到底如何;朱估樘也没有多少概念;因此问一问刘大夏;看看此人如何;倒也不失为好办法。

    这倒不是朱估樘不信任柳乘风;只是有些事按规矩来办;更显得自己不偏听偏信一些。

    刘大夏沉吟片刻;随即道:“陛下若是问微臣;微臣只能;黄震此人处事稳重;中规中矩;这些年也没见出什么差错;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乱党?”刘大夏这么当然是有si心的;若是这个时候改口;大肆诋毁黄震;一方面会引起清议的反感;被人斥为阿谀媚上;而且现在那些诋毁的话;别人自然会问;既然此人这般不堪;为何你刘大夏还不办了黄震?黄震为何一直在兵备道的任上?此前难道就一点儿端倪都没有。

    最后的结果;极有可能是他刘大夏明知黄震不是好东西;却还一直提供庇护;也少不得要受人非议。

    这里头的忌讳;刘大夏可是很清楚;因此;虽然不敢将黄震夸成一朵huā儿;至少也得表现出几分对黄震的信赖;到时候若是黄震的罪名坐实了;刘大夏至少可以。此人狼子野心;比那貌似忠良的王莽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兵部尚书的事务繁杂;一时失察还是情有可原的。

    朱估樘倒是没有想到刘大夏的顾虑;听了刘大夏的话;眉头皱得更深;道:“这么;这事儿还得再叫人查一查;若是有了确实的消息;再行论功行赏?”

    刘健正sè道:“正是如此;若是黄震真是心怀不轨;柳千户身为亲军;万分紧急之下用密旨调度各路军马及时弹压乱党;可谓鼻苦功高;也算是陛下继位以来少有的功绩了。可是话回来;若是所查不实;柳乘风擅自调动军马;诬陷忠良;这也是大罪;非要惩处不可。”朱估樘徐徐点头;问题的关键还是在黄震的身上;内阁这边明显倾向于黄震;而朱估樘心里却是信任柳乘风;这件事非得水落石出才能决断。

    朱估樘想了想;随即道:“立即命人细查;想必柳乘风那边上了奏书之后;也会将证据送来;有了消具;立即回报吧。”

    刘健颌首点头;刘大夏道:“陛下;那微臣告辞了。”

    刘健也趁机告辞出来;二人一道出了正心殿;向着午门慢慢地走过去;刘健负着手;淡淡地对刘大夏道:“时雍;方才你向陛下起黄震时;言语似有闪烁;怎么?你对黄震也没有多少信心?”

    刘大夏苦笑;道:“什么都瞒不过刘公;其实黄震虽然素来表现还尚可;可是不是乱党;我却一点儿把握也没有;这世上的事就是这样;谁得清楚。”

    刘健不由莞尔笑了;手指着刘大夏道:“黄震如何;老夫不知道;可是却知道;你这家伙也不老实。

    刘大夏哂然一笑;刘健用这样的口ěn和他话;自然是没有怪罪的心思;笑道:“刘公见谅;下官也是迫不得已而已。”

    二人边走边;出了午门。可是在正心殿里的朱估樘却又拿起了柳乘风的奏书;重新过目。

    且不论柳乘风的功过;只这份奏书就让朱估樘兴致盎然;那些之乎者也满是空洞之词的奏书朱估樘早就看腻了;这奏书很对他的胃口。

    看了会儿奏书;朱估樘又发了一会儿呆;琢磨着北通州的事;想了想;心里未免还是觉得有点儿忐忑;这个柳乘风莫不是又办了什么糊涂事儿吧?

    不过朱估樘的担忧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有快马将北通州的许多证物送来;首先是兵备道的调令;这些调令;都加盖了兵备道的印信;而且都是黄震亲手所书;其中有命各千户所弹压漕司、锦衣卫所等衙门的内容。好端端的将亲军和漕司指鹿为马当作乱匪;还要北通州的军马弹压;这不是谋反又是什么?

    此外;不少事情也深挖了出来;黄震因为丧父;瞒报丁忧;此后被乱党利用;威逼之下;为乱党做了不少事;此前几个千户都是受他的指使所杀害。

    这些消息;朝廷也派了人核实;很快就核实了不少;黄震勾结乱党造反已是证据确凿;这一下子就是想抵赖也抵赖不掉了;这满京城里的所有人都不由倒吸了。凉气;堂堂兵备道按察使居然是乱党;若是让此人得逞;会产生何等严重的后果?

    兵备道衙门毕竟下辖着六个千户所;再加上有乱党勾结;这些军马一旦被黄震ng骗;势必会引发通州大乱;漕粮化为灰烬;甚至可能京畿震动;天下不宁。

    所有人都有点儿庆幸了;还好柳乘风当机立断;调拨了军马及时弹压;挫败了黄震的yin谋诡计;否则皇上这十年营造的盛世随时可能土崩瓦解;这是谁也不希望看到的。

    紧接着;刘大夏入宫请罪;朱估樘自然没有怪果;只是刘大夏一时失察;罚傣一年;为了让他将功赎罪;特敕他立即赶赴北通州;主持通州乱党案。

    虽然yin谋挫败;可是北通州里还有多少乱党余孽;却还不知;要一次xing清理出来;这个工程也是不;必须得有个有威望的人坐镇;居中调度。

    …………………………………………

    ………………………………………………………………

    第一章送到;最近几天都有点儿忙;嘿嘿;早上更得丰点迟;抱歉。。

    (。。    )

    第二百四十六章 :论功行赏

    京师六部只经乱成了一锅粥。

    事情已经很明朗了;北通州出了大事;最后被柳乘风带兵弹压;这事儿绝对不;至少和近年的边境冲突相比;这事儿很大;要捅破天了。

    不过幸好事情没有出乱子;这是万幸;否则一不心;其危害甚至不会比土木堡之变要;祸起萧墙;天子脚下差点出了这么个事儿;若是当真让乱党们得逞;不准人家直接在北通州扯旗;直袭京师;天知道最后会是什么样子。

    因此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北通州上;或者;都开始着眼于这件事的善后事宜。

    大清早的时候;据北通州又传递来了消息;这消息倒有点儿像是安民告示一样;却是柳乘风亲自草拟送到内阁的;奏书里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柳乘风奉皇上之命弹压乱党;在皇上的苦心安排之下已经取得了大捷;乱党灰飞烟灭;再不能为祸;大家稍安勿燥;不要慌乱之类。

    一些明眼人就看穿了柳乘风的心思;柳乘风这是把最大的功劳推给了皇上;想想看;这密旨是皇上赐予的;这不就意味着这一次弹压乱党是皇上居中调度;运筹帷幄吗?

    宫里头对奏书倒是没有什么动静;不过对柳乘风没动静;并不代表对北通州没动静。一天功夫;宫里已经传出了三道圣旨;第一道圣旨是钦命刘大夏为钦差;居中坐镇;查办乱党余孽;第二道旨意是敕命各府各县打探乱党行踪;追查明朝余孽;对道门等杂七杂八的组织都要严加看管;不得有误;最后一道旨意却是有点儿古怪;这是一份大赦诌。

    所谓大赦诌;其实就是对第一份诌书的一种推翻;一开始是要严查;突然又要大赦了;由此就可以看出宫中对北通州的事表现出了一些犹豫;甚至有点儿不知所所然。

    其实朱佑樘如此做也是有苦衷;严查当然要;可是查得太严;难免会有无辜;若是有了冤案;这人心难免又要推到乱党一边。再者;这些人有多少是被乱党ng蔽的也不清楚;难道个个都砍了脑袋不成?

    朱佑樘琢磨了老半天;总算是想明白了;水至清则无鱼;这事儿还真不能细究;只有大赦才能维持北通州的稳定;否则把那些鱼虾米逼到了墙角;又不知会闹出多少幺蛾子来。而且这么做;也能显示出天家的宽宏大量。

    不过大赦归大赦;大赦的也只是从犯再已;那些主凶之人却是一丁点不能手软;这也是刘大夏去北通州的主要目的。

    除了刘大夏;到了次日的清早;朝堂上;朱佑槽又颁发了旨意;令各部堂由吏部shi郎王鳖牵头;立即赶赴北通州处理善后事宜。

    若刘大夏是去唱黑脸;那王鳖就是去唱白脸的;穿了;就是去安抚的;杀人是要杀;可是该抚慰的还是要抚慰;至于北通州的损失也要统计出来;这叫双管齐下;否则是要闹出乱子来的。

    穿了;柳乘风那边确实是稳住了局面;可是真正擦屁股的事;朝廷还得去做;不但要做;而且还要做到最好;杀贼不如防贼;就是这个道理。

    朝堂上;朱佑樘一言不发;朝臣们倒是发表了不少意见;有的了些善后事宜;有的要求各地对这些余孽加强防范;也有不少人索xing开骂;弹劾是大明朝的老传统;这么大的事没人背黑锅;这还了得?

    结果最倒霉的就是顺天府府尹了。本来这黑锅是让北通州知府来背的;奈何人家知府周泰很硬气;在这次乱党事件中经受了考验;非但如此;还立下了不的功劳;自然没人再去挑他的错处;如此一来;这责任自然落到了顺天府府尹的头上。

    原因很简单;北通州是在顺天府的治下;顺天虽然也是府一级的设置;可是级别大致相当于巡抚;下辖京畿各府县;这北通州也算是顺天府的辖区;这黑锅总有人背;当然就是你了。

    于是都察院这边走马换灯地出来;不知搜罗了顺天府大官员多少的罪证;纷纷弹劾顺天府府尹以及以下宫员玩忽职守;顺天府府尹辩无可辩;虽然明知道这事儿真不是自己的责任;却也不敢争辩。

    朱佑樘倒是当机立断;直接免去了顺天府府尹和顺天府丞的宫职;顺天府府尹是直接责任人;若是他不顶罪;那谁来顶罪?总不能让内阁来顶这黑锅吧。至于府丞;其实也是冤枉;不过他敲分管顺天府的邢狱事务;这种事儿;他一个玩忽职守是跑不掉的;现在秋后算账;自然少不得找上他算账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该查办的查办;该安抚的安抚;该追究的也追究了;所有人都知道;皇上约莫着是该封赏了;毕竟这一次弹压乱党;确实有不少官员出了不少力;这些人也该论功行赏了。

    不过这些有功的官员大多数在朝廷里也没人认得;大家也没多少兴致琢磨这事儿;行赏就行赏;大不了挪出几个空缺职位给他们;也没有什么妨碍。

    甚至;这朝堂里的衮衮诸公;对那些有功的地方文武官员;心中也不免有点儿歧视;这里头就有典故了;在大明朝;读书人是分为三六九等的;别看好像都是进士;可是进士和进士又不一样;至少这进士里头区别就很大;比如每次科举;都有一甲、二甲、三甲之分;一甲是进士及弟;二甲是赐进士出身;三甲是赐同进士出身。这字面里的意思也有点儿意思;首先;进士及第才是铁杆的进士;二甲呢;多了一个赐字;意思是;你还不够资格;不过不要紧;皇恩浩dàng嘛;赐你一个就是。到了三甲;又多了一个同孛;这意思是你更不够资格了;不但要赐;还要多个同;就是赐给你进士同等的身份。

    字面上的意思不一样;真正落到了实处也是不一样;一般一甲的进士直接入翰林、承敕监等衙门;这些人叫庶吉士;只要不犯什么大错误;将来定是要一飞冲天的;大明朝历来的内阁阁老和尚i郎;也大多是从庶吉士里选拔。可是你要是考中的是二甲末尾或是三甲;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虽然也会先让你实习一下;会把你调入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里实习;不过这些人叫观政士。

    一般的情况;庶吉士是一辈子呆在京师的;而观政士过了一两年就要打发出去;先从县丞做起;慢慢地熬资历;若是运气好;又有机缘;那也最多做一个封疆大吏;这已经是顶天了。

    所以别看京官清苦;可是未必就羡慕外放的官员;在他们眼里;这些个观政士出身的官员总比自个儿矮了一截;论前程、论出身、论学问;京宫们都要压他们一筹。

    正因为是这么个想法;所以大家对论功行赏的事很不在意;论功就论功嘛;这些人只是走运而已;反正也是微不足道;没什么可期待的。

    不过出乎所有人的意衙之外;朱佑栓并没有让吏部、兵部拟出升赏的人员;随异便大手一挥;散了朝。

    皇上的举动;这时候就有点儿暧昧不清了;在大家看来;皇上不提这事儿;这是打算把论功行赏的事当作大事来抓;理由很简单;这赏是一定要赏的;若是平常的赏法;都是让内阁或者吏部、兵部拟出一个章程;然后皇上过目一下;甚至有的连看都不必看;直接让司礼监批红就是。

    大多数的升赏;其实都是这个路数;这是规矩;大明朝历来都是如此;毕竟皇上日理万机;升赏的官员又多;也不可能一个个过问。

    可是现在朱佑栓不在廷议的时候谈这件事;这就明朱佑栓摆明了是要si底下与相关的官员商量着来办;这样的举动;就值得玩味了;皇上要和臣下商量有关官员的升赏;这就明皇上对这一批功臣很是重视;甚至打算亲力亲为。

    一般这种情况往往意味着宫里近几日要将这事儿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这一次的升赏只怕很是丰厚;不定在这些人里头;有不少人要官升三级也是未必。

    面对朱佑樘的态度;不少朝臣有点儿坐不住了;都认为皇上太过题大做;这些人的功劳当然是有的;可是这般优涯;未免太庇护了一些。

    不过现在皇上正在兴头上;也没人敢什么;大家各自散了朝;议论纷纷地去了。

    这些官油子们的猜测果然成为了现实;到了正午;宫中传召内阁大臣刘健、吏部尚书马文升入宫觐见;看样子还紧急得很;而传召刘健倒也罢了;偏偏还搭了个吏部尚书马文升;这里头的意味就更加深长了;陛下果然是要亲力亲为了。

    ………………………………………………

    今天第二更更得还算早吧;老虎争取第三更更得更早一些;九点前吧。。

    (。。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君无戏言

    这一次诏入宫中的;除了内阁犬学士刘健;还有就是史部尚书马文升;其实听到皇上传唤;无论是马文升还是刘健;心里都有些不快。

    倒不是刘酵马文升反对论功行赏;只是觉得皇上这么做;实在有点儿“过;了。

    这种事皇上亲力亲为;制定升赏;也只有在文皇帝靖难之役之后;亲自为靖难功臣们拟定赏赐;这一次平叛的功劳虽然不;可是和靖难之役比起来;实在差的太远。

    其实刘健已经猜测出了皇上的心思;天子脚下;北通州出了乱党;皇上的面子是有些挂不住的;当今皇上虽然不至于好大喜功;可是毕竟为政这么年;自诩也有点儿政绩;可是这眼皮子底下的乱党;却将皇上推入了尴尬的境地。

    既然如此;那么皇上只能在论功行赏这事儿上做文章;不管怎么;柳乘风的密旨是皇上给的;柳乘风这千户也是皇上选定的;这么一来;柳乘风等人越是居功至伟;也正印证了皇上的眼力非凡。

    所以皇上很聪明的选择了模糊掉造反的you因;干脆果断的免除了顺天府尹和顺天府丞的职务;却又大张旗鼓的论功行赏;这就是要告诉天下人;这不是坏事;是好事;当今皇上选要用能;治国安邦。

    另一个原因;或许就是柳乘风了;刘健觉得自己还是低估了柳乘风的圣眷;这个家伙;到底靠的是什么;让皇上对他似乎越来越喜爱的;刘健琢磨到这里;就苦笑起来;他不是李东阳;论琢磨人心;李东阳更胜他一筹;与其琢磨这个;还是做好这北通州的善后的事宜再。

    到了正心殿;二人行了礼;朱估樘拿着柳乘风送来的奏书正不吭声的看着;微微抬眸;只是朝他们点了点;又继续埋首在这奏书。

    良久;他抬起头来;淡淡的道:“宋庄千户所千户朱海德;临危不惧;不为乱党所迫;后又奉命骗开城池;功劳不;这样的人;朕岂能不用?调入京师吧;五军营那边;效义营那边不是缺一个营步军把总吗?就让他来补这个缺吧。”刘健不由呆了一下;心中的骇然可想而知。

    那朱海德是什么人;不过是个千户;可是五军营就不同了;这五军营是京师卫戍三大营之一;若是算上禁卫;整个京师有五大营;可疑论起权责;五军营的权力最大;五军营由马军、步军组成。太祖皇帝在的时候;设大都督府;以节制中外诸军;可是到了文皇帝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