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活人禁地 > 第二百二十五章 无奈下的反思

第二百二十五章 无奈下的反思(1/2)

    第二百二十五章 无奈下的反思

    在创建了哀牢王国之后,九隆王继续着他那大刀阔斧的改革。他首先废除了其他部落的信仰和文化,并将本族文化规定成唯一且至高无上的信仰。此后,他极为清楚地划分了国家中劳动力的工种,广播粮田,开发矿产,并从中原请来能工巧匠,一方面大批量的制造武器,囤积粮草。另一方面则弃用较为原始的木质结构房屋,投入大量人力开始修建城池,开凿水路,引水入城。

    如此蓄力了五年以后,哀牢国的国力已颇为强盛。随后他便举兵大肆进攻周边部族,将西南夷地区原本散落着的无数零散部落,一个个吞并蚕食,最终逐一被纳入到哀牢国的体系当中。

    逐渐的,九隆王以及哀牢国的名号相继鹊起,在小部分部族还在勉力抵抗的同时,也有一大批人丁前来投诚,少则三五人,多则数千人。他们有的是仰慕九隆王的作风,羡慕哀牢国物资丰富的优越条件,故而想要成为这个国家的一份子,从而过上较为安逸的温饱生活。而绝大部分的投诚者还是以整个部族为单位的,因为他们非常清楚,面对日渐强大的哀牢王国,摆在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拼死抵抗,血染疆场。另一条便是顾全全族老少的性命安危,以投降的方式率先投奔哀牢国,这至少不会让嗜血成性的九隆王再来践踏他们族人的生命。

    春来秋往,酷暑严冬,转眼间又过了六七年的光景。时至此时,哀牢王国所拥有的声势及地位,在整个西南夷地区都是无人能及并且史无前例的。国中人口不下百万,仅军队就已扩充到了三十万之众,当真是雄霸一方,气势凌人。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哀牢王国疆域辽阔,东西3000里,南北4600里,边境甚至触及到了缅甸以及喜马拉雅山一带,在云贵地区,的确是极为罕见的强盛大国。

    当年第一个对九隆王俯首称臣的兄弟木呷,在这十余年的征战中始终都伴随在九隆的左右,由于此人腹中也有些韬略,常能在一些抉择上面为九隆出谋划策,于是九隆便将其任命为国中的第一国师,无论是外战还是内治,大事小情均会与木呷商量。那木呷也因此爬到了位极人臣的地步,举国上下除了九隆王之外,便以此人的地位最为尊贵。

    一日,木呷向九隆进言道,如今我国已拥有雄兵数十万,并且久经战阵,训练有素。这些勇士如不继续征杀恐怕会荒废了血性,等到再要用兵之日,或许就不像此前那样骁勇善战了。故,臣有意进军中原,剿灭诸侯,一统河山。

    当时的九隆王已年过三旬,他虽然依旧残暴嗜血,但与其十七八岁时的轻狂相比起来,他已多了一份稳重沉着,一份更为精明的睿智。

    他很清楚自己国家的形式和弊病,尽管表面上哀牢王国的国力强盛,兵多将广,但这些国民却并非全部都是自己本族的宗室,绝大部分都是吞并收纳进来的。这些***多是在自己的残暴和震慑之下无奈投降的,如若脱离的自己管辖地区太远,恐怕会暗谋生变,从而对自己反戈一击。

    在自己镇守的西南夷地区,如在征战期间兵将起义,自己还能重新调集兵力剿清逆党。但倘若真的进军中原,兵将们与自己的管辖区域脱离太远,如真的事发,再调集兵力已然不及,自己苦心经营的江山恐怕也会毁之一旦了。

    然而这只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则是当时中原地区正值战国中期,七雄割据,犬牙交错。这些国家的国力均是强盛至极,任何一个国家与哀牢相比起来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若是单独攻打一个国家倒还好说,怕的就是在自己出兵之后该国会与外国结盟,以如今哀牢的兵力,同时攻打两个国家是完全没有任何可能性的。

    想要进军中原,摆在自己面前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是进军巴蜀,随后在巴蜀地区巩固自己的势力,再行伺机攻占周边国家。但那巴蜀却位于楚国和秦国的夹角处,如此举成功,自己势必会两面受敌,尤其是国力极强的秦国,在自己兴兵征战巴蜀过后,兵力自然会有所消减,那时要面对佣兵超过自己数倍的大秦,自己无异于羊入虎口,以卵击石。

    第二条路则是直接攻占楚国,不过如果真的出兵征讨楚国,本来和楚国相互制约的秦国就会有了可乘之机,秦兵可以同自己一道夹击楚国,而后再增加兵力继续驱逐自己。或者秦兵可以先攻取巴蜀再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