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接受宫训(1/2)

    次日晨鼓还未敲响,唤宫人起床的锣声就响起。

    宫婢们怨声载道地起床,绊手绊脚地穿衣梳妆。

    “那个新来的呢?去打两盆洗脸水来,要温热的。”

    丹菲淡淡笑着,指着墙角的盆子道:“我都已经打好了,都是温水。”

    宫婢一愣,上下打量丹菲,喃喃道:“倒是个机灵识趣的……”

    另外一个圆脸的宫婢一边洗脸,一边问:“你中途进来的,应该是罪官家眷吧。我还没见过那个官家女郎一来就会做活的。东屋里那个江氏,进来后足足哭了一个月,连针线都不会拿。要她提个水,简直要折了她的腰似的。稍微碰她一下,身上就青紫一块。一样的饭菜,就她像吃沙土似的。”

    “之前那个吴氏不也是,刚来的时候没事就吟诗落泪,洗个衣服要作诗,烧个水也要作个诗,水捏的人似的,一碰就哭哭啼啼的。”

    丹菲拧了帕子,递了过去,“那这两个娘子后来如何了?”

    “都死了。”圆脸宫婢漠然道,“江氏是病死的。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身子弱,一场风寒就过去了。吴氏呢,写的诗居然被陛下看到了,召过去幸了一回。本来眼看着就要飞上枝头做凤凰,结果陛下却病了,皇后怪到她头上,一条白绫赐死了。”

    丹菲微微打了一个寒颤。

    那宫婢扫了丹菲一眼,“我看你姿色也不俗。我也不是劝你打消这心思,毕竟掖庭里日子难熬。反正好歹后果你都知道,自己掂量着来。”

    丹菲将胭脂递了过去,笑道:“妹子哪里有这等野心,不过想着老实安静地过日子,将来若能走个运,碰上放宫人,早日出去就好。”

    这宫婢听着这番话觉得顺耳,目光友善了些,“我叫淑娘,她叫红珍,你呢?”

    “妹子姓……段,名宁江。两位阿姊可唤我一声阿江。”

    “你是官家女?”红娟问。

    丹菲点头,“自幼在边关长大,先父是武将。”

    “难怪。”淑娘道,“是比长安里那些傲气的贵女要看着顺眼得多。”

    这日朝食是一碗米粥,两个蒸饼,和一个煮鸡子,并有咸菜若干。这饭菜放在普通小户人家都算丰盛,难怪许多家贫的良家子都愿意进宫,只为能吃饱喝足。

    不过听宫婢闲聊,如今这的饭食已是被掖庭膳房扣过了油水的了。若按照规矩,宫婢每餐都会有肉有菜,每旬还有果子点心。皇宫是举天下之力供养之处,若家奴还吃得不如下面贵族之家的奴仆,岂不是个笑话?

    用完了早饭,宫婢们便结队离去,去各局各宫做活。

    丹菲新来,还未划分,暂时留在院中等消息。

    昨日给丹菲引路的女史又带着三个宫婢进来。这几个女孩显然和丹菲一样,都是新没入掖庭的。女史同昨日一样,训了话,分发了衣服被褥,便又离去了。

    丹菲见她们茫然地站在院中,便主动道:“院中只有南边的屋子还剩几个空铺。你们过来吧。”

    女孩们小心翼翼地走进屋。走在最后的一个女孩磨磨蹭蹭,深埋着脑袋。

    丹菲不解,多看了她两眼,双目倏然睁大。

    “你——”

    “我……你……”卫佳音想逃,又无处可去,都快哭了出来。

    丹菲抄手,冷笑起来,“早听说你家犯事被抄了。我还算着日子,想你何时进来呢,卫娘子!”

    卫佳音一个哆嗦,后退了小半步,“你……你当如何?我告诉你。这里可是掖庭。你要打了我,会有女官治你的罪。”

    丹菲啧啧,“说得人家好害怕哟!当初从突厥的马刀下都闯出来了,却是好怕被女官娘子责罚呢!”

    卫佳音面色一阵红一阵白,“你……你到底想怎么样?”

    “你们认识呀?”一个女孩折返回来,“阿音,这位是谁?”

    丹菲在心中嗤笑一声,和颜悦色道:“我是阿音自幼一起长大的好友,叫段宁江。我和阿音呀,可是感情最好、最好,比亲姊妹还亲的闺友了。你说是不是呀,阿音!”

    丹菲咬着最后两个字,仿佛要咬断卫佳音的喉咙。

    卫佳音打了一个寒颤,结巴道:“嗯……是的……朋友……”

    那个女孩只当她们两人要叙旧,便回了屋。

    丹菲一步步向卫佳音走过去。卫佳音一步步后退。两人走到院正中站定。

    “你……你到底要做什么?”卫佳音极其紧张,“这里是掖庭,你要欺负我,女史娘子是要惩罚你的。”

    “你也知道自己讨打?”丹菲笑嘻嘻地摇着头,眼中一片冷意,“报应呀,卫佳音。看你这样,真是报应!你当初出卖段宁江的时候,可曾想到自己会有今日?”

    卫佳音面色惨白,不住喘息,“我……我都是不得已!”

    丹菲嘲道,“你们卫家不过是韦家的一条狗,这么卖力效劳,最终也不过落个兔死狗烹的结局。你如今落魄到掖庭为奴,便是你的报应。我才不会脏了自己的是手来对付你。我在一旁看着你受磨难就够了。”

    说罢,丢下卫佳音,转身回房去。

    又过了一刻,一个宫婢过来把丹菲她们几人点了名,领着她们去了前院厅中。那里已经有十来个新宫婢。又点了一次名后,一个中年女史搬出了宫规,教新人们学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