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仙徊 > 第100章 召见

第100章 召见(2/2)

的风采,顺便把杨云未来的职司敲定下来。

    “凤鸣府举子杨云,拜见吾王陛下。”御书房中,杨云长身施礼。

    “探花郎请起,赐座。”吴王赵翰光等杨云挨在几位朝廷大员身边坐下,笑吟吟地说道:“杨探花作的几篇文章,孤都读过了,果然是文采出众,就好像是凤鸣府出的锦绣一般精美华丽。而且文中颇有深意,如同披沙简金,往往让人掩卷深思啊。”

    “陛下缪赞,杨云愧不敢当。”杨云谦逊了几句。

    几位大臣也出言附和,杨云扫看了一圈,几乎吴国最有份量的大臣都在这里了。中了大陈的探花待遇果然不同啊,这要是留在国内,就算中个状元也没有这般待遇。果然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太师高远、左相李苍谰、右相田远中,这是吴国三大巨头,也代表了朝中三大派系。杨云心中念头急转,看来等会儿会讨论自己的职司安排,而这个职司安排,很可能从此给自己身上打上某个派系的标签。

    果然吴王问道:“杨探花不羡大陈的高官,回到吴国,不知是否愿意出仕,帮扶孤家一把?”

    “杨云是吴国人,自然愿意回到吴国出仕,故所愿也,不敢请尔。”

    吴王大喜,“好,爱卿愿意出仕,是孤之幸,吴国之幸啊。”

    想到本国的学子高中大陈的探花,然后又回国效力,这个事情无论怎样宣扬,都是大涨自己和吴国面子的事情。

    “启禀陛下,臣在天宁城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位异人,他托臣带回一封书信,说是要面呈陛下。”杨云想起酒老的托付,说道。

    “噢?拿来孤看看。”

    有内侍接过信,呈了上去。

    吴王赵翰光打开看了一眼,脸色顿时微微一变。御阶下面的几个大臣相互看了一眼,心中猜疑,到底是什么人写的信,看吴王的样子相当重视啊。

    赵翰光快速看完了信,脸上神色变幻不定,直接把信揣到了怀中,定定神,向下面说道:“杨爱卿送信有功,等下孤自有封赏。李爱卿……杨爱卿既然答应出仕,吏部可有合适的职位出缺?”

    李苍谰主管吏部,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当下毫不犹豫地说道:“海盐府的通判因病出缺,不知这个职位可合适?”

    “爱卿意下如何?”赵翰光向杨云问道。

    听到这个推荐,右相田远中眼皮跳了跳,海盐府是李系官员的大本营,从知府到同知,上上下下铁板一块,都是左相一系的官员,自己原本想利用通判出缺的机会,插一根钉子进去。不料李沧谰把这个职位推荐给了杨云。

    到时候杨云掉到李系官员的水池子里,他如果想在海盐府作出一番政绩来,还不是得乖乖听李沧谰的安排?而且这样又堵死了自己的筹划,一举两得,实在是高明。

    不过田远中本来就对争夺杨云不太抱指望,李沧谰是状元出身,在争夺士子清流方面原本就有天然的优势,加上杨云在凤鸣府中举的座师,也是李系的人,把杨云争取过来的希望不大。

    太师高远代表了地方豪强世族,他对争取杨云更是没有什么兴趣。

    通判是正六品,杨云探花身份,出仕原本应该是正七品,这一下子就提拔了两级,而且吴国国小,全国只有九个府,并没有大陈那样州一级的设置,通判虽然只是六品,可是在一府之地的官员中,论实际职权也仅次与知府和同知,算是一方大员了。

    县跨越到府,对于任何一个官员来说都是个不小的考验,杨云直接当上通判,他又这么年轻,日后即使没什么出色的政绩,熬年头资历也能在四十岁前升到中枢要职,这实在是一条青云之路啊。

    而且海盐府有吴国最大的盐场,在那里当官的人一个个都富得流油,这个杨云出身贫寒,在众人想来,他无论如何没有拒绝的理由。

    不料杨云连思索都没有,就回奏道:“陛下,臣不想到府县任职。”

    “噢?那爱卿是想进翰林院,还是六部之中的哪一个,说给孤听听。”

    “都不是,臣想求一个筹海使的职位。”杨云在众人注视的目光中,镇定地说。

    筹海使?这是个什么职位?吴王为首的几个人的头上,都冒出大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