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一0一章 喜悦满堂

第一0一章 喜悦满堂(2/2)

,那些热血事迹很能震憾人心,不期然就埋怨上了。微一沉吟,景帝道:“窦婴,长城大捷,数十年未有。朕决心,要好好庆贺一番,对周阳、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冯敬、秦无悔这些有功将士大加封赏!”

    这是应该的,窦婴没有异议。

    “你熟知典章礼仪,就由你来操办。”景帝浓眉一轩。

    “诺!”如此盛事,那是莫大的荣幸,窦婴兴奋不已。

    xxxxx

    未央宫,宣室殿。

    群臣肃立,窦婴、张鸥、庄青翟、许昌这些重臣站在前列。其余大臣站在他们身后,济济一堂,却没有往日那般的肃穆气氛。

    大臣们脸上带着喜色,不论文臣还是武将,总是笑呵呵的,胸膛挺起,头颅昂着。

    这都是长城大捷闹的。汉朝在匈奴面前,数十载抬不起头,一提到匈奴二字,群臣总不免气矮三分。象如今这般,昂头挺胸,笑脸相向,还是头一遭。

    胜利的滋味不品不知道,一品忘不了!

    竟是如此的让人难以忘却!

    虽然长城大捷过了一段时间了,群臣仍是沉浸在喜悦当中。

    就是庄青翟,他对周阳很是忌恨,也是高昂着头颅,挺起了胸脯,喜悦的滋味如此悠长,耐人品啊!

    庄青翟是万分庆幸,他没有莽撞,没有跟许昌一道去弹劾周阳,算是明智之举。许昌撞到南墙上了,在朝中威望大降,他就失去了一个对手,这相位离自己更近一步了。他是喜上加喜,一张嘴裂成了荷花。

    唯一不爽的就是许昌了,长城大捷让他威信扫地不说,去了一趟边关,丢尽了脸面。当着那么多将士的脸面磕头认错,这是人生的耻辱啊,跳进黄河也是洗不清了。

    一想起这事,他就恨不得地上有条缝钻了进去,可是,置身在群臣皆笑的朝堂之上,他只有把不爽暂抑,陪起笑脸。他笑得非常亲切,好象他弹劾周阳、在边关丢人的事情根本就没发生过似的。

    “皇上驾到,列位臣工早朝!”

    春陀尖细的声音响起。

    景帝身着皇袍,头戴通天冠,大袖飘飘而来。脚步轻盈如风,瞧景帝走路那架势,那不是在走,是在飘,好象风一般轻快,就飘到了御座前。

    景帝站定,面朝群臣,一双虎目在群臣身上扫过。

    “参见皇上!”群臣见礼。

    “平身!”景帝右手一挥,袍袖生风,呼呼作响,极有威势。

    “谢皇上!”群臣谢过恩,站了起来。

    “都坐下吧!”景帝站着,并没有坐。他不坐,群臣也不敢坐。他开了金口,就是恩旨,群臣谢过,坐了下来。

    群臣跪坐在矮几上,打量着景帝,只见景帝与以往大不相同,浑身透着一股轻松劲头,长城大捷的喜悦仍在。

    “朕看,你们人人带着笑脸,一张嘴乐呵呵的,跟那盛开的百花差不多。”景帝调侃起来了,话里透着轻松。

    “呵呵!”群臣一阵轰笑。

    “这都是周阳闹的吧?”景帝盯着群臣,笑道:“打了胜仗与打了败仗,就是不一样。以往,一听到匈奴犯边,掳掠屠戮,你们一个个的,脸就白了,张口闭口,说什么匈奴来去如风,今日在东,明日在西。”

    文臣们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而武将们却是高昂着头颅。

    “你们中还有人说,与匈奴作战,就是与影子作战,即使大汉壮如牛,能打得着影子吗?”景帝的目光似有意似无意,在许昌身上一扫而过:“今日,你们还有谁这么认为的?说呀!”

    文臣们的目光汇聚在许昌身上,而武将们却是笑道:“匈奴不是影子嘛!”

    幸灾乐祸之意非常浓烈了,许昌恨不得出现一条地缝,立时钻了进去。以前,听别人引用自己这话来论战,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可是,如今听来,却是让人刺耳,让人羞愧,让人无地自容……

    景帝略一停顿,接着道:“你们乐也乐了,欢喜也欢喜了。你们也该做点事了。你们所知道的胜利,不过是奏章上的,不过是鸿翎急报上的,与实战相差太远。今日,我们君臣不说他事,专言此战之悲壮。窦婴!”

    “臣在!”窦婴应道。

    “你把你在边关看到的,听到的,都说给他们知道。”景帝大手一挥,坐了下来。

    “诺!”窦婴应一声,轻咳一声,略一整理思路,开始讲说在边关的所见所闻。

    他才思敏捷,口齿便给,一一道来,动听之极,让人如处战场,仿佛参与当日之战似的。

    景帝已经听过一次了,再次听到,依然动容,情绪随着窦婴的讲解而变化,或喜或悲,变化不定。

    群臣的反应就各不相同了,武将听得热血如沸,紧紧的握着拳头,眼里含着泪花,胸膛急剧起伏,恨不得立时杀上战场。

    而文臣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有人摇头叹息,有人不住喃喃低语,有人摆出一副惨不忍睹之样,有人以手捂面……表情之丰富,堪称表情大汇聚了。

    窦婴见到的当日情景浮现在眼前,越说越激动,等到说完,已是泪流满面,泣下沾襟。

    他说完,宣室殿里沉默了,没有人说话。

    “许昌,窦婴所言是否属实?”久久之后,还是景帝率先打破沉默。

    许昌心头一跳,景帝如此问,那是要拿他出丑,忙道:“禀皇上,魏其侯所言属实,大战之后,边关惨象,让人不忍卒睹。”

    不是不忍卒睹,是他胆儿小,吓得躲到一旁,不敢象窦婴那般四下里察看。可是,他好意思说出来吗?

    “你们或摇首叹息,或喃喃低语,或掩面而泣,或愤愤然,朕就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景帝的目光落在一众文臣身上:“你们一定是在想,打仗这么惨,杀这么多人,真是残暴不仁,朕有没有说错?”

    汉朝破击匈奴,是天经地义的一场战争。可是,在当时,就有不少读书人摇唇鼓舌,说那是残暴不仁,对匈奴应当施以王道教化。汉武帝曾把一个顽固的读书人派去守边,要他去教化匈奴。这个读书人信心满满,满以为可以大施王道教化,结果却是没多久就给匈奴砍了脑袋,成为千古笑柄。

    朝中大臣就有不少人如此想,一闻是言,惊疑不定,不知景帝如此说话有何用意。

    “你们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当匈奴砍百姓人头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说残暴不仁呢?”景帝的声调有些高,眉梢儿一扬:“谁要是还以为这是残暴不仁,那好啊,匈奴还多的是,还龟缩在漠北呢。朕就派他去大施王道教化,教化匈奴。你们谁愿去?”

    王道教化不过是好听的屁话,对匈奴,刀剑才是最管用的,文臣哪里敢应承,个个乖觉的闭嘴,低眉顺眼。

    以往,一听提起匈奴,这些文臣就说匈奴如何如何了得,不可战胜,象今天这鸦雀无声,还是第一遭,景帝打压了他们的气焰,大是欣慰:“朕意已决,要大肆封赏有功将士。传旨给周阳,要他两月后,率领有功将士返回长安受封!”

    虎目中精光闪烁,脸上泛着特有的光辉:“传旨给各郡国:各郡太守、各封国的刘姓王爷、彻侯、关内侯,务必在两月之内赶到长安,参与大汉盛事!”

    长城大捷,汉朝从未有过之事,景帝自然是要大操大办了,把各地太守、王爷、侯召到长安,这是很大的手笔了。

    也只有这样,才对得起汉朝创建以来最大的胜仗!

    当然,汉朝幅员辽阔,各地郡守、王爷、侯赶到长安需要些时间,花费两个月时间筹备,那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