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是否爱(2)(2/2)

多半会想想自己的父亲。命运为我安排了这样一位父亲,我应可满足。我无法奢求更完美的父爱,比如温情脉脉、莫逆之交、无私奉献,因为这是换作我也给予不出的。

    关于爱的能力,我注定是缺乏的,我不够爱父母,也不会深爱自己的孩子。在矫情当道的社会,这一定是遭人唾弃的。

    其实,未必是我与其他人的情感差异巨大,只不过我们对爱的理解明显不同。那种所谓的无私的父爱,我认为几乎是不存在的。

    生活中,我看到一些解释不清的情感,一些父母愿意为孩子倾尽毕生的积蓄,却不会俯身倾听孩子的意愿;他们可以像斑鸠那样危难时刻冒死解救孩子,日常生活却在对孩子动用暴力。我想,不尊重对方真正的利益与意愿,那就连爱的边儿都沾不上。别以为做出巨大牺牲,就证明得了无私的爱,更不要以这个欺骗和要挟他人。

    在一些心理学家看来,父亲的角色会令男人尴尬,他没有实际参与生命的创造,没有真切体验血缘之亲,他对母亲这一角色暗自嫉妒和羡慕(甚至虚构出男人创世的故事),男人必须到别的领域去创造,去寻求心理满足。至于所谓的父爱,更多地成为社会化的产物而非来自男人的本能。恰如心理学家埃里克?弗洛姆指出的,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满足了我的期望,因为你有责任感,因为你像我”。

    也许在潜意识里,我之所以不肯做父亲,是在孕育孩子之前就已经预见到这个角色的尴尬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