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不传之秘 > 10.初窥制方之秘(2)

10.初窥制方之秘(2)(2/2)

减时才提到,如有心悸多梦者,可加牡蛎,加牡蛎倒是能与公式套上。

    而滋阴的六味地黄丸,药用: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其中熟地黄、山药、茯苓味甘,牡丹皮味苦,山茱萸味酸温,泽泻性味咸寒,方中用了酸苦甘咸,五味中占了四味,跟上面的公式难套上。

    补血的四物汤中用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其中生地黄、当归味甘,白芍味酸,川芎味辛,这配伍办法,如说是脾虚血失统摄的话,也当是甘辛咸的搭配,怎地跳过了反用酸?如是肝虚不藏血的话,当用酸苦甘的搭配方式啊,难解!难解!

    至于补阳的桂附地黄丸则是酸苦甘辛咸,五味齐全了,这又是哪门子的规律?

    柳孜致想得头痛,却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得找个本子将上面的记了下来,留后面再做思考。

    在记录时,恍然想起贺财治疗糖尿病的一个方子:鳖甲30克,牡蛎30克,乌梅30克,金樱子15克,黄芩10克,黄连6克,这样的排放次序,正是咸、酸、苦的组合,用于补益肾虚的用药方式。不过补益的药物可是值得品味——鳖甲性寒,为清虚热药,这里用于消渴,倒也暗合消渴病阴虚的病机。

    另外贺财提到过的“火神派”,其方子中常用红参、麻黄、附子、细辛、干姜、甘草,在服用后如出现燥热时加上磁石,说是磁石能引火归原,若上面的组合方式是以红参为君的话,倒是一个健脾阳的良方,可“火神派”干姜、附子的用量常常数十上百克的,其君药非辛热的姜附莫属了,那么,这样的搭配方式又有什么规律?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到:“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再用之”,然后在第十七问中说道:“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则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猪苓汤的组成: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主治:①治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通;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③通治湿热黄疸,口渴溺赤。其中滑石甘淡凉,茯苓甘咸凉,猪苓甘淡平,泽泻甘咸寒,阿胶甘平,如将相同的第一味“甘”略过,就是甘(淡)咸的搭配方式,用以主治阳明水热,或是少阴经出现的心烦失眠,这里是不是治疗脾土受肾水所克,或是肾强导致心烦失眠,故以甘攻之,而佐以咸味?

    这些都是有待思考与解决的,放在日后慢慢想吧,眼前就是趁着灵感,赶紧找点头绪当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