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不传之秘 > 4.求医记(4)(2)

4.求医记(4)(2)(2/2)

。不过去年我在网上看了一本《思考中医》的书,是一个名医的弟子写的,里面对《伤寒杂病论》的方药做了比较深的剖析,其中提到乌梅丸这个方子时,说的是,乌梅丸之所以能顺接阴阳,是因为方中首先用了大量的乌梅,乌梅味酸,酸归肝,这方中的乌梅就能将一大队的辛热药物,比如桂枝啊,附子啊,花椒啊,细辛啊,还有大量的苦寒药物黄连啊黄柏啊,归于肝脏,然后用了个自然天气中寒热气流相遇后会下雨来作比,说是云施雨布,阴阳就此**,达到顺接阴阳的目的。我看那,这个贺医生的方子里用的乌梅就是这个意思,用它的酸收将人参的补气作用归于肝脏,达到补肝气的作用。”

    罗医生点了点头,说道:“很有道理,这书不错,改天也去拜读一下。”

    另一个张姓医生却摇头说道:“还是不大对,小柳父亲还有个症状:怕寒冷容易感冒,这明显是阳气亏虚,后面方子还加了黄连、黄芩,这不是南辕北辙嘛。”

    柳孜致刚觉得罗老师似乎已经解开心中疑惑,这时听张老师这么一说,又迷惑起来:“是啊,不过我父亲以前用过温里药,却没有目前这样的效果,是不是热极生寒?”中医里关于热极生寒,是认为热到极处反而会出现寒性症状。如果是这样的话,方能解释柳孜致父亲眼前的情况,不过似乎这样解释也有不通之处。

    果然那张医生又摇头说道:“不通不通,中医里的治疗原则是‘火郁发之’如果是火的话,就不该用上乌梅的酸收,而应该用**汤之类清热方子了。”

    那李大夫在旁边思索了一会,摇着头说道:“我记得《金匮要略》里有这么一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然后补充有一句:‘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这个方子里有酸有苦有甘,应该用的就是这一条了。”这李大夫看过《思考中医》一书后,对其中一些观点颇感兴趣,为此还重读了一次经典,对经典中的名句还是很熟悉的。

    “我看这个解释最合理。”罗医生年近更年期,除了脸圆体胖外,性子也变得急躁,最不喜欢勾心动脑的活了,眼见有了合理的解释,便断然拍板。

    柳孜致将目光转向张医生,那张医生也摇着头说道:“看来这一条最适合了,我就奇怪,你父亲食纳差,如说见肝病当先实脾,那方子中的黄芩、黄连的量未免有些过了,伤胃啊。”

    “我看哪,肯定是那个贺医生的经典没学好就自己胡乱拟方,胆子贼大,这真是茅草丛里杀出个李逵。”罗医生的性子上来了,脸上的肥肉一阵颤动:“算了,我们不说他,换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