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茶经 > 煮泉小品 第二章(1)

煮泉小品 第二章(1)(2/2)



    严子濑一名七里滩,盖砂石上曰洧曰滩也。总谓之渐江。但潮汐不及,而且深澄,故入陆品耳。余尝清秋泊钓台下,取橐中武夷、金华二茶试之,固一水也,武夷则黄而燥冽,金华则碧而清香,乃知择水当择茶也。鸿渐以婺州为次,而清臣以白乳为武夷之右,今优劣顿反矣。意者所谓离其处,水功其半者耶?

    茶自浙以北者皆较胜。惟闽广以南,不惟水不可轻饮,而茶亦当慎之。昔鸿渐未详岭南诸茶,仍云“往往得之,其味极佳”。余见其地多瘴疠之气,染着草木,北人食之,多致成疾,故谓人当慎之。要须采摘得宜,待其日出山霁,露收岚净可也。

    茶之团者片者,皆出于碾之末,既损真味,复加油垢,即非佳品,总不若今之芽茶也。盖天然者自胜耳。曾茶山《日骤》诗:“宝自不乏,山芽安可无”,苏子瞻《壑源试焙新茶》诗:“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是也。且末茶瀹之有屑,滞而不爽,知味者当自辨之。

    芽茶以火作为次,生晒着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况作人手器不洁,火候失宜,皆能损其香也。生晒茶瀹之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唐人煎茶,多用姜盐。故鸿渐云:“初沸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薜能诗:“盐损添常戒,姜宜着更夸。”苏子瞻以为茶之中等,用姜煎信佳,盐则不可。余则以为二物皆水厄也。若山居饮水,少下二物,以减岚气或可耳。而有茶,则此固无须也。

    今人荐茶,类下茶果,此尤近俗。纵是佳者,能损真味,亦宜去之。且下果则必用匙,若金银,大非山居之器,而铜又生腥,皆不可也。若旧称北人和以酥酪,蜀人入以白土,此皆蛮饮,固不足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