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三恕第九(2/2)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⑦之又损之之道也。”【注释】

    ①鲁桓公:惠公子,名轨。在位十八年,后被杀。

    ②欹(qī)器:容易倾斜倒下的器物。旧注:“欹,倾昃也。”

    ③宥(yòu)坐之器:放在座位右边以示警戒的器物,相当于后来的座右铭。

    ④虚则欹:空虚的时候就倾斜。

    ⑤中:指水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⑥持满:据上下文意,此当指不盈不满,可理解为保守成业。

    ⑦损:减少。【译文】

    孔子到鲁桓公的庙里去参观,在那里看到一件容易倾倒的器物。于是他问守庙的人:“这是什么器物啊?”守庙人回答说:“这是国君放在座位右边以示警戒的欹器。”

    孔子说:“我听说国君放在座位右边的欹器,空虚时就倾倒,水不多不少时就端正,水满时就倒下。贤明的国君把它作为最高警戒,所以常常把它放在座位边。”说完回头对弟子说:“灌进水试试。”弟子把水灌进欹器,水不多不少时欹器就端正,水满时就倒下。孔子感叹道:“唉,哪有东西盈满了不倒的呢!”

    子路走上前去问道:“请问保守成业有什么方法吗?”

    孔子说:“聪明睿智的人,用愚朴来保守成业;功盖天下的人,用谦让来保守成业;勇力震世的人,用怯懦来保守成业;富有四海的人,用谦卑来保守成业。这就是退损再退损的方法。”【评析】

    这篇也是由许多小议论组成的,大多内容又见《荀子》。“孔子曰”二章,一是说君臣、父子、兄弟间要讲恕道,一是讲君子要三思。“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章是讲“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道理。主张遵守愚、让、怯、谦的损之又损之道,这就是“满招损,谦受益”俗语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