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纸上卧游记 > 纸上卧游记 第三十九章

纸上卧游记 第三十九章(1/2)

    纸上卧游记 第三十九章

    03.标签的力量及接受的难度,

    以《道德经》为例

    一个事物一旦被打上标签,它便往往不再是自己本身,而人们会非常便捷地通过标签来认识它,无论当初这个标签到底有没有贴对。

    一个不恰当的标签会使我们的知识滞后多久呢?

    非常久,可以超过一千年。

    如果今天我们问一个对传统文化略有兴趣的人“《老子》最核心的概念是什么”,多半的回答都会是“道与德”,毕竟《老子》又名《道德经》,顾名思义即可。的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就概括说“老子修道德……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后来《老子》又被尊以《道德真经》的名号,“道”与“德”这一对核心概念似乎是显而易见的。

    这甚至迷惑了一些知名学者,比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里就是这么讲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访问教授时期的讲稿合集,成型于1946—1947年,其后几十年来都是世界各大学学习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其中译本也是在国内同类书中阅读量最大的,直到今天依然如此。但仅以《老子》为例,如果摆脱“道德”标签的影响,或者看到后来的考古发现,冯先生或许会修正自己的看法。遗憾的是,不但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是冯先生写作《中国哲学简史》的时候未曾见及的,郭店楚简《老子》在1993年出土,逼着我们的旧认识要做很大的升级,但冯先生此时已经作古三年了。

    事实上,对“德”的重要性的质疑早已有之,因为这甚至可以从通行本《老子》本身推断出来。D. C. Lau(刘殿爵)在他1970年代的著名英译本《老子》序言里就直截了当地说:“德”这个概念“并不特别重要”。

    2009年,易中天出版《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这是大众读物中关于先秦思想史的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其中仍然沿袭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的这个**,并且,像近年绝大多数同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