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黄河之水天上来 > 第二十二章 北平(5)

第二十二章 北平(5)(1/2)

    第二十二章 北平(5)

    在旁边亲眼看到这一幕热闹场面的另一位旅伴,一时心热起来,便即席赠诗,诗的中间四句是:“手书‘天涯’沙滩上,大海惊喜急收藏;后人到此不见字,但闻涛声情意长。”表达了大家的欢快情怀。

    字画在沙上,只能是海市蜃楼的倒影,是会瞬息即逝的。还是学自己喜爱的德意诗人亨利希海涅吧。他在《宣言》里抒写:

    我用力的手臂从挪威的森林里

    拔下那最高的枞树

    深深地把它浸入

    爱物纳织热的喷火口,

    然后,用蘸着烈火的巨笔

    我写在黑暗的天上……

    就地取材,用海南岛上高耸挺拔的玉棕作笔蘸火,我要写的将不是“天涯”,而是洋溢在内心里的真实的颂歌。从此,在天上闪耀着那燃烧的永不消灭的火字,而所有旅居异乡的游客和最远的一代代的子孙,都将欢呼地读着那天上的颂歌。颂歌的最强音,燃烧得最红的文字是:“可爱的祖国!”

    贪着畅怀遐想,海滩再里边另一尊岩石上还写着“海角”两字,我却失掉了欣赏的机会。归途被旅伴讥笑说:“不远万里来海南岛,却只看了‘天涯’,而没看到‘海角’。”自己也真感到有些愧悔。幸而在海边跟旅伴一道奔走游赏的时候,争着拾得了一些贝壳、海石花和玲珑剔透的上水石。带回首都,凭回忆和想象我要精心设计一盆盆景,放在座前案头,天天纵怀神游。盆景题目一定写全称:“天涯海角”。

    【人物介绍】

    吴伯箫(1906—1984),现代散文家,教育家。山东省莱芜县吴家花园庄人。1925年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学习,并开始写作。1931年大学毕业后,在青岛、济南、莱阳等地做教育工作。1938年4月到延安,曾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任秘书长。抗战胜利后,先后在华北联大、东北大学、沈阳东北教育学院任职。1954年后先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羽书》、《潞安风物》、《烟尘集》、《出发集》、《北极星》等。

    山阴五日记游

    俞平伯

    九年四月三十日,晨九时,舆出杭州候潮门。轮渡钱塘江,潮落沙夷,浪重山远。渡江后弥望平衍,约十里许至西兴,巷陌湫隘不堪并舆。桥下登舟,凡三舱,乌篷画楫,有玻璃窗。十时行,并橹连樯,穿市屋树阴而去。小眠未成寐。正午穿萧山城过,河面甚狭。泊舟威文殿下,庙祀文昌关帝。饭罢即行,途中嘉荫曲港往往见之。埂陌间见一树。年久干枯,绕以翠萝,下垂如云发。八时泊柯桥,绍兴名镇。晚饭后复行。夜半泊柯岩下。

    五月一日晨七时,步至柯岩。有庙,殿后有潭,石壁外覆,色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