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 > 第二十章 萧军:“我这野气要不要改?”(3)

第二十章 萧军:“我这野气要不要改?”(3)(2/2)

学家’阴险得很,非小心不可”,他真诚地说:“我想我们是有看见的机会的。”

    出乎鲁迅意料的是,他在复信中称呼萧红为“女士”,遭到她的不满与抗议。更出乎二萧意料的是,这一因过于敏感而炮制的抗议竟然博得了鲁迅的好感,他似乎看到了这对年轻人身上温润如玉的天真,他认为,他出来保护这对年轻人身上的美好东西责无旁贷。他们再通信就像老朋友一样俏皮嬉戏,而见面的机缘也已越来越近。

    1934年11月30日下午两点,二萧准时来到内山书店,鲁迅早在那里等候着。这让他们有点不知所措,虽然信里很熟了,但毕竟是第一次见到先生,他们仍被他的威仪所震慑。这种震慑很快就变成倾服。鲁迅把他们带到书店不远的一家咖啡店,他们开始了平和而善意的交谈。

    临别,鲁迅拿出20元钱送到萧军手上,说:“这是你们需要的。”听说他们连回去坐车的零钱都没有,鲁迅把手伸进自己的衣袋,从里面掏出一把大大小小的银角子和铜板。而萧军含着热泪将《八月的乡村》抄稿递了过去。

    第一次见面,鲁迅对二萧很有好感。就想着要给他们介绍几个可靠的朋友。为此,鲁迅专门设宴于梁园豫菜馆。鲁迅为二萧介绍的朋友是:茅盾、叶紫、聂绀弩与夫人周颖,还有没来得及赶上饭局的胡风夫妇。鲁迅特意委托叶紫做二萧的监护人。他们于是和叶紫成为了密友。

    鲁迅的关心无处不在。两口子搬到拉都路南段时,周围住着许多白俄罗斯人,鲁迅叮嘱他们千万不要跟那些白俄说俄国话,怕有人告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搬家后,他们口袋里的钱不够买一张床,鲁迅要他们到木刻家黄新波家里去借,黄新波二话没说,借给他们两张铁床,还叫了黄包车送他们回去。黄新波不久就成为《八月的乡村》一书的封面设计者。

    聂绀弩鼓励他们多写点短作品,容易捞到稿费。他们埋头苦干,三郎写短篇小说,悄吟写散文。萧军的短篇《职业》由鲁迅推荐刊登在《文学》杂志第4卷第3号,拿了38元稿费,足足可以交三个月的房租。他激动得抱着萧红在房间里转圈。

    鲁迅不顾劳累,认真读完《八月的乡村》,他很喜欢这部质朴刚健的作品,为此写了一篇序言:“我却见过几种讲述关于东三省被占的小说,这《八月的乡村》即是很好的一部。”为了便于出版,鲁迅要萧军把“三郎”的笔名改掉,他说,俄国有个萧三,在文学上很活跃,现在即使多一个郎字,“狗们”也即刻以为就是他的;而且笔名最好有两个,一个平时写文章用,一个放在长篇上。遵照先生的指示,萧军因为非常喜欢京剧《打渔杀家》里的萧恩,加上自己军人出身,故从此改笔名为“萧军”,萧红也从此将笔名从“悄吟”改为“萧红”,两人的笔名寓含“红军”之意,是对蒋介石“言抗日者杀无赦”的蔑视与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