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 > 第十一章 闻一多:诗如火,“烧沸世人血”(3)

第十一章 闻一多:诗如火,“烧沸世人血”(3)(2/2)

闻一多。闻一多的父母一想,如果闻、高两家能对亲,那就是大好事,既是门当户对,又是亲上加亲。

    1922年初,就在闻一多赴美留学前夕,他接到父亲催他回家结婚的信。对于这门婚事闻一多很不满意。但是,闻一多是个大孝子,还是回到了家乡,答应与高孝贞结婚。不过他向父亲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不向长辈行跪拜礼;二是不拜祖宗;三是婚后让高孝贞入学读书。父亲本来认为儿子的这三条提得不合理,但为了这门亲事,也就答应了儿子的要求。

    婚后的高孝贞为人贤惠,也很能干,善解人意。因此,夫妻之间彼此也十分恩爱。不久,高孝贞女士进入武昌女子职业学校读书。进校后由于接受了新知识、新思想,加之有闻一多的熏陶和感染,高孝贞也从一个生活伴侣,逐渐成为了闻一多先生事业上的有力支持者。

    教化闻一多在“诗化教子”中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诗歌,而且通过对诗的评析,向孩子们进行了爱国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陶冶性情,培养情操。在给孩子们讲诗时,闻一多一般半靠在床头上,手握诗卷,逐字逐句逐段地讲解。有时引经据典地详细解释某一单字或单词,有时介绍历史背景,有时趣味盎然地讲解某个典故,或剖析诗文的意义。闻一多最重视历代那些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新诗人,像对“初唐四杰”、张若虚、陈子昂、孟浩然等人的诗,都大讲特讲,赞扬他们为盛唐诗歌扫清道路、开辟新局面的不朽功绩,赞扬中国“人品重于诗品”的优良文学批评传统。闻一多往往先从艺术欣赏的角度,对所要讲的诗进行评论,凭着对诗歌的特有理解,在讲清诗的含义后,他还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呃,真好呀!你们看,还能比这句写得更好吗?”分析作品时,他就像成了诗人的化身,在叙述这篇作品的创作过程。讲到精彩动人之处,连他自己也融化到诗情诗景里去了,眉飞色舞,神采飞扬,使得孩子们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受。闻立雕在闻一多百年诞辰时著文说:“这一年,听父亲讲诗讲文,收获极大,提高了古汉语的知识水平和欣赏能力;增长了对古代社会与历史的了解;陶冶了情操,特别是开始懂得人间既有真善美,也有黑暗与邪恶,启发和培育了我们对受苦受难人民的同情和对黑暗与邪恶势力的憎恨。”

    闻一多特别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品行。一天,闻立雕在家里玩得忘乎所以,把做作业的事丢在了脑后。闻一多问他怎么不做作业,他怕挨批评,就顺口撒了一个谎,说老师没留作业。但闻一多从他脸上的表情看出,他是在撒谎,就非常果断而严厉地批评了他。难能可贵的是,重视“诗化教子”的闻一多,在家教中还能勇于向孩子道歉。有一次,他因一时气极而责罚了小女儿,事后主动道歉。此事使其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显得特别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