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 > 第七章 周瘦鹃:“无非是悲思,无非是痛泪”(4)

第七章 周瘦鹃:“无非是悲思,无非是痛泪”(4)(1/2)

    第七章 周瘦鹃:“无非是悲思,无非是痛泪”(4)

    合壁1928年12月23日晚,坐落在上海静安寺路(现在的南京西路)216号的影戏院内灯火通明,数千余人,济济一堂,盛况空前。原来,经过三个月的筹备,这座影戏院定于当晚正式开幕。这座影戏院由资本家高永清联合部分外资将原卡尔登跳舞场改建而成,聘请时任《申报?自由谈》主编的周瘦鹃为广告部主任,周瘦鹃为这座新影戏院命名为“大光明”。而大光明影戏院邀请京剧名角梅兰芳主持典礼的消息,更是吸引了众多戏迷争相前来一睹梅君风采。

    开幕典礼于晚九时举行,梅兰芳如期而至。只见他身着黑色的礼服,风姿翩然。一曲《十面埋伏》之后,梅兰芳与周瘦鹃一同登台,先由周瘦鹃致开幕词,后在一片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梅兰芳为“大光明”的诞生拉开了帷幕。

    第二天,周瘦鹃在他主编的《申报?自由谈》中刊登了《梅开光明记》一文,报道了开幕盛况。文章将梅兰芳与当时的“国花”梅花联系起来,谓之“梅开光明”,意义深远,而“他日群葩低头,意中事耳。”

    梅兰芳此番来沪演出,曾多次主动拜访周瘦鹃,两人几番深谈之下,互相倾慕,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周瘦鹃曾在梅兰芳来沪表演期间,每日在《申报?自由谈》上发出一篇特稿《梅讯》,跟踪报道梅兰芳每天的演出盛况和生活动态,几乎成了梅氏的“起居注”。一个在舞台上挥洒,一个于报纸上着墨,可以说是他们共同打造了一桩桩旧上海的文化盛事。

    梅兰芳先生有国画《瓶梅图》传世。此画系纸本、设色、立轴。图中以墨笔线勾一古陶瓶,梅的出枝笔墨劲健,穿插有序,颇有韵致;又以胭脂点色为花,古艳浓烈,且有浓淡深浅之分,以见阴阳向背,堪得画梅要旨三昧。画左上侧款题“丁丑(即1937年)秋月,畹华梅兰芳绘于客次纯轩”,可知正是他在蓄须明志,拒绝为日寇演出期间之作。这幅作品之珍贵,还因为图上的一段品题,曰:“梅郎歌舞惊天下,余事丹青亦可人。画得寒花兼画骨,独标劲节示群伦。骏声先生雅属即正丙戌(即1946年,引者注)梅花时节周瘦鹃题。”据周瘦鹃自己介绍,他是从友人那看到梅的画,有感于梅先生的节操,因此题签其上。此画得以流传下来,成就了一段诗画合璧的佳话。

    实际上周梅二人合璧之作不仅于此。周瘦鹃办的《紫罗兰》第二卷前期(1926年初出版)封面多由梅兰芳题写,那温婉柔美的初唐小楷和杂志的风格极为合拍。而且,周瘦鹃自办的诸多杂志也常以梅兰芳的戏装照片作为插图。一代名师的风采借杂志而流传久远,同时杂志亦尽得梅之馨香。

    1949年之后,梅兰芳的演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