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微书评(2)(1/2)

    微书评(2)

    「刘瑜《送你一颗子弹》」

    测量一下与聪明文字的差距到底有多少

    一个哈佛大学博士后、剑桥大学讲师,刘瑜现在就是国内知识界一姐啊。当她拥有大坨大坨的智商和学识,还舍得玩点小趣味写点小文章,对于笨蛋横行的图书市场来说,这行为简直堪称一种慈善了。她说有两个自己,“一个自我忧国忧民、结构工整、情绪稳健,而另一个自我鸡毛蒜皮、七零八落、丧心病狂。后一个自己不堪忍受前一个自己的霸权主义,只好离家出走。”“前一个自我”的证据是她美国当代政治时评《民主的细节》,而后一个自我离家出走的结果就是这本随笔集。有几个人的博客结集之后,能衍生出各种版本的“精彩语录摘录”呢?刘瑜的文章存在意义就在于,测量一下与聪明文字的差距到底有多少,以便展开精确的自卑。她随性写来的句子都漂亮又有趣:“看来,有钱人也不是我们所期待的那么愚不可及。”“她小小年纪,怎可以放任自己的清醒。”

    「梁文道《我读》」

    温柔又诚恳,但不妨碍里面有狗血八卦

    《我读》是把《开卷八分钟》变成文字版,依然是那个梁文道,温柔又诚恳,但不妨碍里面有狗血八卦,梁文道介绍乔治?史坦纳的《大师与门徒》,说教育的本性是爱欲。学生必须要打开自己,让老师全面进入。比如道德大师苏格拉底,必须经常克制自己睡学生的**。哪怕他的学生因为崇拜他,不嫌他是糟老头,自愿上他的床。呃,忘了说,该学生是男的。对了,《我读2》、《我读3》、《我读4》也都出了,读这一套书常常让我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书里提到有个人类学家专门研究卫生和社会风俗,不卫生不只是个自然科学范畴的东西,更是一个文化习惯。一个东西干净或不干净决定于它的空间和位置。事实上所有的禁忌都能够折射出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的宇宙观,可以从中看出它怎么去分类万事万物。

    「东野圭吾《超理科杀人事件》」

    闺蜜看了一直纳闷跟做菜没半毛钱关系啊

    闺蜜周二看了一眼书名,“超料理杀人事件”,一直纳闷跟做菜没半毛钱关系啊?满页全是量子、粒子、细胞分裂,但想到日本娃一贯爱把爆点藏在最后的闷骚怪癖,就默默忍了。看完最后一行,还是没出现一道菜。再翻到开头,原来是《超理科杀人事件》。

    「艾柯《误读》」

    给《圣经》、《神曲》写退稿信

    作为被梁文道称为全球最渊博三大高人之一,他舍得把浩瀚的才华用来耍刻薄。他写正太迷恋老奶奶,称对方为“乃莉塔”,深情迷恋她性感的皱纹和老年斑,太重口味了。他给《圣经》《神曲》《堂吉诃德》写退稿信,嫌他们无病呻吟、**、猥琐,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