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剪发短衣之叹(1/2)

    剪发短衣之叹

    晚清时节,辜鸿铭在张之洞的幕府,做过很长时间,写了一本名叫《张文襄幕府纪闻》的小册子。其中有一则,是写曾国藩的。他说,曾国藩的最大的过人之处,是不排满。如果他排满,中国势必分裂,列强就会把中国灭了,所以,“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我今亦曰:‘微曾文正,吾其剪发短衣矣。’”就是说,没有曾国藩,中国人就会跟西方人一样,剪短发,穿短衣。

    当然,辜鸿铭的这段话,是在清朝还没灭亡时写的。他没有想到,这段文字问世不久,清王朝就翘了。中国人,很快就开始剪短发衣短衣。开始剪发还剪得比较少,个个披肩。后来就跟外国人一样了。衣装也是如此,西装和西式礼服,很快就成了官服。名士王闿运民国后依旧清朝衣冠,混进一堆西装人里充民国的官吏,只能自我调侃,说,你们穿的是外国服,我穿的也是外国服。不短发短衣,至少做民国的官,在正式场合,自己都感觉别扭。所以,立场坚定的遗老遗少,只好做遗民,避居青岛或者大连。在外国人占的地方,坚持自己的文化或者政治立场。

    进入民国之后,辜鸿铭这个号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仕在北洋,娶在东洋的怪人,没有做官。却因一口流利的英语,被蔡元培请到北大做了西洋文学的教授。所以,他可以依旧穿清朝的袍褂,留清朝的小辫子。连雇的包月的车夫,都留着一条粗大的辫子。外出,车上一个焦黄的小辫子,车前一条黝黑的大辫子。其实,在民国,下层的百姓,留辫子的人很多。而上层的士绅和书生,穿袍褂的也很多,穿不起袍褂,也套一袭长衫,再配上一条围巾,就成了典型的民国书生范儿。至少在民国的北洋时期,上流社会,剪发倒是普及了,但穿西装的人,并没有超过穿长衫的。

    短衣的推行,是在国民党时期。这一时期,主政者对社会的改造,力度明显加大。国家有了“国服”中山装,一种据说蕴含礼义廉耻,五权宪法的服装。其源头,却无非是日本的学生装,也属于西化的一部分,在日本就是西化的短衣。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即使没有新生活运动,在政府里混事,不穿中山装,多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