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有一种心态叫阳光 > 第六章 无法满意现状,就善待梦想(7)

第六章 无法满意现状,就善待梦想(7)(2/2)

的内省过程,正是一个人的悟性从晦暗到敞亮的过程。正如真理愈辩愈明,在各个自我之间的诉说、结实、群为乃至激烈的辩论中,人心深处的忍爱、智慧和正义感就可能浮出海面。

    安提司泰尼是善于发现自己的。他看到铁是被锈腐蚀掉的,他评论说,嫉妒心强的人被自己的热情消耗掉了——他是在同自己的嫉妒谈话,对自己潜伏着的嫉妒作出严正警告。他常去规劝一些行为不轨的人,有热变责难他和恶人不混在一起,他反驳到:医生总是同病人在一起,而自己并不感冒发烧——他是在同自己的德行和自信谈话。一次,恶棍们为分阶段鼓掌,他说:我还以为自己做了什么措施——他是在同自己的警惕性谈话;他认为:那些想不朽的人,必须重视而公正地生活——他是在同自己的信念谈话……

    一生与孤独为伴的哲学之父、后精神分析大师可尔恺郭尔,更是善于发现自己的人。

    他在世时,整个世界都不理解他,甚至敌视和厌弃他。他一方面向整个世界的虚伪和庸俗宣战,一方面回到自己内心,不厌其烦地同自己谈话。

    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了1万多页日记,也就是说,他几乎天天在同自己谈话。然而,正是这个“真正的自修者”,这个与人类社会格格不入的“例外者”充满绝望和**的自我倾诉,很多年后成为震撼人类精神的伟大启示。

    伟大的诗人都善于发现自己。因为只有善于发现自己,这些诗才更具真实性,更有穿透事物的尖锐性。

    请看里尔克的作品是怎样写出来的:“不和任何人见面,除了对自己的内心说话之外,绝不开口——这的确是我立下的誓言。”

    所谓“对自己的内心说话”,就是写诗,换一种说法,写诗就是诗人同自己谈话的一种方式。在同自己谈话的过程中,诗人把自己的生命冲突中体验到的种种图像精确地呈现出来,从而让我们看到了生存的心境、灵魂的锯齿、信念的雪痕以及万物的疼痛。

    诗人的声音必然是可靠的、真实的,摒除了所有虚伪、怯懦、狂妄和矫揉造作。世界上最感人的作品往往是作者的内心独白。比如里尓克的《杜伊诺哀歌》、卡夫卡的《城堡》、和《变形记》、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西蒙娜?薇依的《书简》……

    发现自己,既是一种能力和智慧,又是一种德行,一种高贵的人格境界,更是认识自我,走向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