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网”议红楼 > 皇家官职的买办:戴权者代权

皇家官职的买办:戴权者代权(2/2)

整个卖官鬻爵过程。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样的卖官鬻爵在各朝各代竟是合法的。这种官职捐纳制度是奴隶与封建社会政治制度下滋生**的温床。

    戴权收了1200两银子,不是直接送到户部去,而是让贾珍送到他家里去。他只是当着贾珍的面说会给户部送银子过去。送与不送,只有老天知道。所以当贾珍问:银子还是我到部兑,还是一并送入老内相府中?回说送到他家里就完了。很明显这两个空缺官职所卖的银子进了戴权的个人腰包。

    古代官职的捐纳制度,是古代官吏的三大来源之一。它们是世袭、科举、捐纳三种。偶尔也会有皇帝的亲赐。隋唐前没有科举一途,是一种举荐制度。隋唐后废举荐为科举。于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没有背景没有钱财的普通知识分子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这无疑是当时社会的进步。

    这种以考取仕的做法,一直沿用至今。建国初期,由于历史的原因,具有国家干部身份的并不一定是通过考试获得的,而是通过实践工作。但大学生一进大学校门就是国家干部,所以大学生一度被誉为天之骄子。如今却有点唯文凭是论的味道了,公务员一律要过考试关,且有文凭上的高要求。

    且不管这种通过考试获得公务员的身份,是否是最科学的做法,但就现阶段而言,还找不出更合理的录用公务员的方式。好在现在,没有了世袭制,也许,有个做官的亲属,可以通过非常规手段使他获得公务员的身份比普通百姓更容易些。至于捐纳制度更是被彻底取消了。尽管不排除有极个别贪官污吏冒着被法律制裁的危险做些变相的卖官鬻爵的勾当。

    **是一个政权一个政府的天敌,一个政府明码标价地出卖官职,则是一个政权最大的弊策。可惜历代君王都没有看到这点。一代明君康熙也是这么做的,他的孙子也是一代明君的乾隆则是经常性的卖官,“官”这东西俨然成了他们皇家的私有商品。无怪乎,有历史学家认为,大清真正没落是从乾隆开始的。乾隆的这一举策给他的后人树立了极其不良的范例。

    1200两银子卖给了贾府的纨绔子弟贾蓉一个很重要的官职“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这应该不是一个虚职,因为卖给贾珍的时候,是说“如今三百员龙禁尉短了两员”。好家伙!不是虚衔那就是实职,从字面上理解他是保卫皇城保护皇帝的五品官儿。这样的重责落在贾蓉这样的人身上,那皇城的安全,还有皇帝的性命,真是太不保险了。

    花银子买个官儿的人,极少有治理一方水土的高尚抱负。对于这类人而言,捐钱做官只不过一宗买卖。投出去的银子,除了要收回成本还是要追求最大利益的。于是乎,大贪特贪。又用贪来的银子捐个更大的官儿,贪更多的银子。如此。这笔生意做得才不亏。

    宦官往往是卖官鬻爵这行生意的最大买办,或二道贩子。然而卖官鬻爵者并不全是宦官!他只是卖官鬻爵的一部分群体而已。所以,卖官鬻爵的行为不会因为没有宦官;也不会因为没有政府的合法认可而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