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人面桃花(3)(2/2)

开始了探春寻情的路。

    说姻缘天定,却是说它的不可选择,一定得是对面的这个女子,一定得是眼前的这个他,换了人就必然不是,除此别无选择。隔了再远也能相逢,用太多的不可思议去铺垫一个巧合,就是阴阳两别,也得或同生或同死,如此说来,姻缘簿上的指纹,大过生死簿上的功过。

    生死相随的故事,最让人流泪心碎又赞叹的,莫过于南朝民歌《华山畿》,凄美动人,他们把爱情种在尘世,自己却永别繁华,如果你不信爱情,那就一定要来听一听这个山中女子对爱情的吟唱和痴情。

    纷然红尘里,不要让她丢了你,你也不要忘了她。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

    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

    棺木为侬开。

    宋少帝时,有一南徐士子,从华山畿往云阳,在路上遇见了一个年轻女子,说不出具体的理由,但是心里非常喜欢她,只一时三刻便已相思成疾。回家后,母亲再三追问,他便秉明了原因,想那萍水相逢的女子在他心里烙刻得深,他的世界只剩下了她,即便无人问,但凡开口,也是与她有关的。

    母亲连忙去华山找到这名女子,把事情的始末详细地跟她说明。这个母亲此番前来必定是为了儿子的性命,可她想出的具体办法我却无法猜透。这世上没人能比母亲更了解儿子的心思和想法,他病得汹涌,为保他一世安康,她应该首先想到的是婚姻,把她娶过门来,守在儿子身边,用爱情做生命的支撑,似乎没有比这更保险的事了。

    原文中,讲述士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用了“悦之无因”,读来只觉怦然心动,爱情开始得纯美,爱一个人,真的不需要什么理由,嫁给这样的男子,应该不会被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