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无别离(2)(1/2)

    无别离(2)

    在《西厢记》里,崔莺莺和张生都有了更为明确的身份。她是大家闺秀,本是相国之女。他则是礼部尚书之子。只不过这一时,她父亲已逝,而他更是父母双亡。于是他们识得彼此时,已是脱了负累身份的净澈的素人。但这也是一个圈套。旧社会里的人,生死都离不了地位和等级的。纵使这一刻,彼此看上去已是轻装上阵的清透人。单单王实甫塑造的一双人是内核强大劲烈的。

    那日,崔莺莺正与红娘园中嬉闹。正巧他遇见。于是,她的一颦一笑都被他窥进眼底。那是一种见者无不盛赞的美。他见她时,如沐春风,仿佛天已不是那个天,地亦不是那个地。

    不是一见钟情没有道理,是你为能钟情,那人已擦肩。张生相信一见钟情。其实大多数感情的发生都是电光火石相交汇的一瞬间。一切都尚沉静,他便已入住西厢。而此时,她尚不知他内心的翻滚。她在暗处,他在明处。

    只听他叹:“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后来,他知道崔莺莺夜夜去花园里烧香,于是便夜夜去看。彼时二人尚无交集,他也就只能做出这等寂寥的事来。幸他才华满腹,知道作诗传情。

    他写:“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赠予她。她回应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这回应里面是有含义的。她对他也是有一些感动的心意。于这一处,两情相悦的感情模式便开始应运而生。

    《西厢记》是正剧,不是悲剧。它的文本当中始终贯穿着一种可感的圆满。这令《西厢记》这出戏,唱了千百年。因世人都有温暖的富贵的团和的理想。它符合人心所向。虽然后来有曲折,但都不能颠覆它的情动趋向。

    有叛将名曰孙飞虎。其人凶横好色。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崔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众人束手无策。崔莺莺是刚烈女子,宁死不屈。崔老夫人情急之下便对众人许下诺言,谁能于危难里救得小女,便将她许配给谁。

    此处,崔老夫人成了张生与崔莺莺这段感情关系里至关重要的转捩点。因那救崔莺莺于危难中的人正是张生。张生先用缓兵之计,稳住孙飞虎,然后写了一封书信给自己的八拜之交征西大元帅杜确,请他派兵前来相助,击退孙飞虎。三日后,危机解除。

    历此磨难,他方才郑重地与她面对面、心对心,将彼此用目光照得完完全全,印在心里。将一切隐藏于内的爱恋捧出来。却不料,崔老夫人在危机解除之后,设宴酬谢张生时突然反悔,不管不顾。她爱女儿,于是宁愿毁了自己的声名,也不敢轻易将女儿托付。这一行径伤了张生,也惊了崔莺莺。

    后来,幸有红娘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