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这个时代的爱与痛 > 2.孔子的老弟是庄子

2.孔子的老弟是庄子(2/2)

们还会被人一并读懂。

    毫无疑问,庄子和孔子的生命一起延续了千年。在这个精神家族里,孔子的确像任劳任怨、有些木讷甚至“愚蠢”的老大和兄长,他担负起的是整个家族生存传承的重任。对于精神父亲老子“无为”和顺其自然的劝告,孔子听懂了,但却没有照做。面对艰难的世事和叵测的未来,总得有“蠢人”不计得失,迎难而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孔子奔波一生,以“礼”的态度和“仁”的精神,建立起一套规则,这规则的秘密在于确立了农业社会中利益分配的秩序。在孔子精神遗产的指引下,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没有在这片土地上成为现实,一个庞大的国家和文明最终确立传承,虽然经历了数不清的人间悲剧,却也毋庸置疑地创造出久远惊人的辉煌。

    在这个精神家族里,庄子的确像个调皮的小弟,有着比大哥更灵活的头脑。在家庭重担被老大承担的前提下,聪明而才华横溢的小弟便有了充分追求个性和精神自由的空间。庄子不仅继承了老子“无为”的精神,还加上了潇洒和**的姿态。庄子要追求的,是《逍遥游》那样在宇宙中绝对的自由,当然这自由只存在于个人的精神世界里。面对孔子劳累和艰辛的身影,庄子用《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不用那么笨拙和辛苦,游刃有余才是至高的境界。

    忠厚而成熟的孔子宽容地笑了。他明白,在这个艰难的世界上,游刃有余的时候是少数,游刃有余的天才也是少数。

    在孔子规则之下的农业社会里,在突破孔子规则的后农业社会里,每个人都在孔子所强调的秩序中生活,无论这秩序的确立是通过孔子所说的“礼”,还是孔子所不知道的“法制”。在众人约定的规矩之下,遵守准则,本分工作,得到自己应得的利益,成为文明社会得以运转的保证。这个局面也是孔子的理想。

    但在按部就班的日常生活之外,每个人的内心却总有说不出的渴望,每个人都有着摆脱现状、展翅飞翔的期盼,虽然这愿望不现实,但却挥之不去。

    在这个时候,庄子这个老弟就派上了用场。庄子的思想、庄子的文字、庄子的精神以及庄子存在于众人想象中的身影,在渴望摆脱平庸现实的人那里,成为灵魂深处的精神盛宴。更极端者甚至直接付诸行动,放弃自己原有的一切,成为飘逸或放浪的隐士。

    孔子和庄子就这样联手进行塑造。被塑造的那个人,可能是对孔子和庄子都崇拜的苏东坡,也可能是对两者都不屑的鲁迅。

    在窗外的雨天中,我发现用想象勾勒出孔子和庄子的身影不是太难的事。在雨中,孔子雍容稳健地走向庄子的背影,他轻拍庄子的肩膀,说,老弟,我们其实并没有什么根本分歧,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庄子轻灵地转过身来,眨着眼睛说,你是谁,我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