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3.剩女经济学(1/2)

    3.剩女经济学

    文_雷晓宇

    上一次见到陈志武先生的时候,天气正热。我们坐在北京华贸中心地下一层的书店里聊天,大汗淋漓。可是最后,他跟我说了一个更加让我冒汗的观点——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年长的二婚女人比年轻的初婚女人“更值钱”。这话简直让人眼前一亮。几年前,有外国人写过一本书叫做《性越多越安全》,就性伴侣的经济学涵义作了深不可测的阐释。以此类推,难道,这就是“剩女传说”在经济学上的解释?

    他说——

    从雍正年间到1929年,关于在此期间的中国妻妾买卖价格问题,他做了一项调查。最后结果表明,寡妇再嫁的交易价格比年轻初嫁女子的交易价格要高。以乾隆末年为例,初婚女子的彩礼价格是平均13两银子,再婚寡妇的交易价格则是25两银子。

    其中的原因,他是这么解释的:“初嫁的女孩,谈判的主体是她们的亲生父母。他们会想,我不一定要把价钱谈到最高的位置,因为要考虑到女儿嫁过去后在婆家的地位,要的钱多了,女儿会被人看不起。但是寡妇就不一样,她们的谈判人可能是她们的婆婆或者兄嫂,他们跟要嫁的女人没有一点血缘关系,他们只想谈到一个最高的价钱,是完全市场化的。这个完全就是商品交换的契约。”

    也就是说,女子初婚很大程度上是一桩通过亲情关系实现的隐性的经济交易,寡妇再嫁则是彻头彻尾的市场交易,被直接金钱化、金融证券化了。但是无论如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女性要实现自身的经济安全,要么嫁人,以自己的青春、生育能力和感情自由为期货;要么就只能剃个光头做尼姑,干脆把自己的青春、生育能力和感情自由停牌。

    女人曾经对婚姻有过如此强烈的路径依赖,这不禁让人觉得,现在的女人到了30岁还能不结婚也没什么人说三道四,这实在是市场经济带来的个人解放。

    我们知道,在经济学上,一个人要获得经济自由有四种方式。第一,宗教。古代有那么多人去当和尚尼姑,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很多后来有名的高僧都是因为小时候家境不好而被安排剃度的,至少也是一条活路。第二,集体。20世纪50年代末,我爷爷说他们整天不干活也有饭吃,这就是集体依赖。后来粮食颗粒无收,所有人又立刻没得吃了,这就是集体依赖行不通了。可见这种依赖风险够大的。第三,伦理。“啃老族”“嫁有钱人得永生”……这些都是很没劲儿的事实。第四,市场。

    我打算好好说说“市场”的事。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当年大学刚毕业就结了婚。她的丈夫是个开了公司、买了大房子的哥们儿。在她的个人账单上,衣服和吃饭占了每月开销的90%以上。这就是说,她完全没有个人储蓄的习惯,几乎没有什么存款——她在经济上尚未独立。和她的消费习惯不匹配的是,她恰恰是个精神独立的职业女性。后来,因为一次公司**,她败下阵来,失了业,几乎同时,她的丈夫也受不了她的工作狂习性提出离婚。那时候正闹金融危机,这下好了,老公、房子、工作全都得一块儿换,还全都没什么谱。最后她郁闷得都要看心理医生了。

    我不是要鼓励女性做全职的家庭妇女。我的意思是说,假如她能够有健康、持续的储蓄、投资的理财习惯,那么在生活遭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