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7.航行在海上(1)(1/2)

    7.航行在海上(1)

    ——专访柴静

    文_羽毛

    2009年的情人节,北京满街玫瑰,满街爱情。

    我坐在咖啡馆,看着柴静走进来。没有因为这个日子而妖娆一点,黑外套黑围巾,直短发牛仔裤,她挎着书包抱着书,清新如初。

    第一次采访柴静,距今已逾10年。

    那时,柴静是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人,主持一档叫《夜色温柔》的节目,大受欢迎,电话和信件从北京、香港、天津、西藏等地涌来。她却主动辞职,要去北京读书。

    柴静不是循规蹈矩之人。在长沙铁道学院读书时,她少言寡语,只贪恋广播里的人声热闹,毕业后应聘去了电台,完全丢掉了自己的会计专业。

    小女生挣不到多少钱,租来的房子在6楼,时常断电停水,难免沮丧。19岁生日,房东收完租金,她身无分文,冒着倾盆大雨,**地走到电台。1995年,她主动要求加做一档午夜节目,不计工资。

    若干年后,散去的听众仍记得那个清冷的开场白:“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因为孤独而始的《夜色温柔》,打开的,也有她自己的心扉。

    那时,她常说“宇宙洪荒,电光石火”,常放郑智化的歌:“玩火的孩子烫伤了手,让我紧握你的小拳头……”那时,常有军人、学生、小职员在电台大门外等候,只为送她一盆花、一盒润喉糖。4年后,她在电台里依依告别:“感激你们的诚恳,愿意和我共同负荷人生。”

    辞职后,柴静对记者说:“来到北京,人就像一把刚出鞘的刀,充满对未来的狂想和**。”

    第二次采访是在2002年。

    柴静刚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成为中央电视台《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