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58.眠(1/2)

    58.眠

    文_宁锐

    古人说话很讲究,今人觉得多余:睡、眠、卧、寝、寐、偃、息、休、憩……如今,不管鼾声如雷还是打盹,和衣而卧还是裸睡,一律叫睡觉。

    睡觉曾经充满诗意: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平白朴实如话而意味绵长,是古诗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样是白话,用现代汉语念来就会是这样:

    春天里睡大觉,不知不觉日头高。

    到处都是鸟儿叫,叫得真热闹。

    昨晚那场暴风雨,那叫一个大!

    不知道窗外的花花草草,凋落了多少?

    我翻译后的这首诗,可以用RAP(饶舌)来说唱,最好用男声,配合以街舞的动作,比如念到“那叫一个大”的时候,歌手可以摇双臂于胸前然后耸肩、张开,定格,最后竖起拇指之类;也可以用民歌《山清水秀太阳高》的旋律来演唱,该曲本是首山西民谣,几年前曾被国内某贺岁影片篡改作片尾曲,名曰《知道不知道》,当然用女声诠释比较好,最好是影片里的原声。

    接着说“眠”,“眠”本来写做“瞑”。《说文》:“瞑,从目冥,会意。翕目也。”所以,“瞑”的本义是闭上眼睛,比如“瞑目”——既可以是暂时性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后者不言而喻,前者,关系到一个重要成语的来源。《六韬?龙韬?军势》:“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盗铃”二字的忝列虽属现代人的“无厘头”,却揭示出该成语产生的背后偷工减料、偷梁换柱的历史。

    关于“眠”和“瞑”,分别有两个极牛的佳句,且出自同一词牌。一个是“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一个是“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尤其是后者,词写出了“眠”的韵,“眠”点亮了词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