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36.三杯上马去(2/2)

谢,我无语,一个人奔走,走到半夜,饿了,找一个小摊坐定,然后跟老板说:“上10瓶啤酒。”

    一个人几乎喝到天亮。

    只有我一个人喝,老板派伙计催了几次要打烊,我不许,闹酒,和人撒泼,甚至要砸人家的店。

    那是我的20岁,我不觉得丢人现眼。天亮后,脸上的眼泪干了。我想,初恋,初恋就是红泪清露里盛开的玫瑰吧,那么娇嫩,哪里经得起风雨?所以,我大醉一场,睡了三天,醒了就买了最好吃的小笼包,吃了十几个——日子总要过下去。

    后来学会小资地喝酒,最好是红酒,喝到薄醉,那是女子最美的时刻,脸微红,有淡淡的晕,可是,刚刚好,并不觉得过分。孟浪是十几二十岁时玩的游戏,30岁的女子,要活出自己的姿态和风韵,有淡淡的清愁,偶尔的薄醉是允许的和快乐的。

    所以,在微雨的夜里,坐在地毯上,听着京剧,往往会轻酌一杯,不多,一杯就足够了。我喝过女儿红、宁夏红,也喝过芝华士和威士忌,一个人,不嫌自己奢侈着浪费时光,有些时候,时光的浪费是必须的。

    这样的薄醉,分外带着春夜里迷离的味道。不是为某个人某件事情伤感,无关风月,就喜欢一个人邀来明月喝上一杯,不要狂饮,只要在漫长的夜里,吸一支烟,喝一杯酒,然后翻翻发黄的相册,听听透着光阴味道的旧曲,足矣。

    也喜欢偶尔的狂醉。

    但已经太少。

    除非碰上对的人,三五知己,在茶楼里聊天,越聊越投机。然后就喝多了,哪一杯都要干掉,一点不斯文,一点也不小资,甚至带了轻薄的表情,最暗的灯光里,是前世今生,是如梦如幻,是若即若离,终于都醉了。

    于是唱戏,河北梆子、豫剧、昆曲、评剧、秦腔……所有会两句的全派上用场。索性拿了围巾当水袖,一边舞着一边唱:“这才是人生难预料,不想团圆在今朝……”朋友们说我那夜唱得最好。

    唱得不过瘾了,正是秋天落叶时,有人提议去看落叶。

    已是深夜,车灯照着落叶往下飘啊飘,一片,又一片,真美,这样的凋零。

    清澄清明的境界,我们都不说话,一车四人,静静看着落叶一片片飘着,那样美到蚀骨,寂寞着,又惆怅着,**着,又刻骨着。

    这样的酒醉之夜是令人心动的,我侧脸看身边人,他的眼神,有着清凉的喜悦,小声说:“看,这片叶子是为你落的呢。”

    我轻轻地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寂静的夜里,只有我一个人的声音,他们静静地听着,我感觉眼角湿湿的,这样的夜晚,不喝醉,怎敌他、晚来风急?怎么能落得花不沾身?没有什么比酒更适合这种有情有调有寂寞的夜晚了。我想起有人说酒,一杯看剑气,二杯生分别,三杯上马去。

    那么,饮了这三杯,我便上马而去,打马扬鞭,去寻自己的那片草原。无论多远,无论多久,我兀自找下去,为的是落得人生两个字——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