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29.邹静之:不冤不乐(4)

29.邹静之:不冤不乐(4)(2/2)

的时候,其实他们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为方式,他们用功的时候非常用功,甚至让人感动。包括我的学生,我的女儿。我女儿写《福娃奥运漫游记》大概写了20多集,动不动写到深夜。他们和我这一代的区别或许就是,娱乐很重要,但娱乐里面的思想不重要。

    《读者?原创版》:思想不重要?

    邹静之:对,他们或许搞不明白,为什么要让“思想”那么大的事来折磨自己,也许他们将来看《操场》的时候,会觉得邹静之你把事情搞得太沉重了。他们甚至认为娱乐可以没有意义,这些我都理解,但是我还是喜欢你刚才提到的那句话,有些东西只能“献给无限的少数人”。现在的年轻人缺少我们原来那种深度的无聊。

    《读者?原创版》:深度的无聊?

    邹静之:对,我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真的是深度的无聊,没有书,没有广播,什么都没有。现在这些学生刚一难受或孤独,一上网就刷地解决了,很多人陪他聊天,如果不聊天,就一个人玩电子游戏,就解脱了,他们就快乐了。但我还是觉得没有我那时候的深度无聊好。那时我多会发呆呀,一个人,忘了天忘了地忘了自己,仿佛发呆是一种工作。

    《读者?原创版》:现在的年轻人不屑于发呆了。

    邹静之:他们很忙,上厕所都是掐着时间去的。

    《读者?原创版》:我最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你是继老舍之后,涉猎文体最多且最善于驾驭的作家,甚至……

    邹静之:我上网很少。老舍是山峰,咱们只是追随先贤。说到各种文体,我涉猎了那么多,是为了增加写作的新鲜感,好比你玩一种游戏,当你玩到头的时候再也不想玩了,而去找另一种东西,这可能就是增加难度,具体到戏剧、舞台剧,都是非常非常之难的。对于没有弄过的东西,我得弄一下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