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珍珠鸟(1/2)

    珍珠鸟

    冯骥才

    作者简介

    冯骥才生于1942年,浙江宁波人,为“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代表作家。1960年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1985年以后,其“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先后任天津工艺美术大学绘画教师、中国作协天津分会专业作家、天津市文联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主编《文学自由谈》《艺术家》杂志。

    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是写小说,也写散文,还长于绘画。迄今出版各种作品40部左右,不少佳作获得好评,如长篇小说《义和拳》、中篇小说《三寸金莲》、短篇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和散文《珍珠鸟》《巴黎的艺术家们》等。其中短篇小说《雕花烟斗》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啊》《神鞭》分别获全国第一、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珍珠鸟》写于1984年1月,2月14日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冰心老人即写文作评,说它“真是一篇叙事抒情的好散文”。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够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更小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