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水乡茶居(1)(1/2)

    水乡茶居(1)

    作者简介

    杨羽仪 1939年生,香港人。1963年毕业于广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中学教师、报刊编辑。1979年调入广东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1973年起发表文学作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作品》文学月刊主编。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在海里的北斗星》、《南风的微笑》、《水乡茶居》、《香港众生相》、《啊,桂山岛》,散文童话集《羊城的彩翼》,散文报告文学集《沉沦》,报告文学集《几度夕阳红》,自传体长篇散文《乱世子民》等。选集有《怪客——杨羽仪散文选》、《鹿咬豹的传奇——杨羽仪作品选》等。散文集《水乡茶居》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奖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在广东水乡,茶居是一大特色。

    每个村庄,百步之内,必有一茶居。这些茶居,不像广州的大茶楼,可容数百人:每一小“居”,约莫只容七八张四方桌,二十来个茶客。倘若人来多了,茶居主人也不心慌,临河水榭处,湾泊着三两画舫,每舫四椅一茶几,舫中品茶,也颇有味。

    茶居的建筑古朴雅致,小巧玲珑,多是一大半临河,一小半倚着岸边。地板和河面留着一个涨落潮的落差位。近年的茶居在建筑上有较大的变化,多用混凝土水榭式结构,也有砖木结构的,而我却偏好竹寮茶居。它用竹子做骨架,金字屋顶上,覆盖着蓑衣或松树皮,临河四周也是松树皮编成的女墙,可凭栏品茗,八面来风,即便三伏天,这茶居也是一片清凉的世界。

    茶居的名字,旧时多用“发记茶居”、“昌源茶室”之类字号。现在,水乡人也讲斯文,常常可见“望江楼”、“临江茶室”、“清心茶座”等雅号。

    旧时的水乡茶室,多备“一盅两急。所谓“一盅”,便是一只铁嘴茶壶配一个瓦茶盅。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