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麻沸散(2/2)

危害的,血放多了,病人会立即死亡,而血放少了病人一样会很痛苦。

    华佗对麻醉药的贡献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承认,有不少专家根据文献特对麻沸散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大致如下:曼陀罗花(也叫洋金花、风茄花)1斤、生草乌、香白芷、当归、川芎各4钱,南天星1钱,共6味药组成;另一说由羊踯躅3钱、茉莉花根1钱、当归3两、菖蒲3分组成。

    由于华佗的书籍早已失传,这是不是华佗的原始配方,没人得知。

    现代麻醉药介绍

    第一种麻醉药笑气

    180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动物在氧化亚氮中会失去知觉,但可以恢复。他用一只猫做实验,将它放入盛气化亚氮的容器里,几分钟后,猫几乎完全失去知觉。将猫取出,几分钟后,猫开始活动,半小时后恢复正常。通过一系列实验,他还得出使用吸入性麻醉药要与氧混合的结论,从而为实验提供了依据。

    1844年12月10日,美国29岁的牙科医生韦尔斯首次将笑气用于拔牙,宣告无痛拔牙的时代来临。

    第二种麻醉药:乙醚

    1841年,美国医生朗用乙醚替代笑气,发现其效果与笑气相仿。1842年,他首次主病人手术前吸入乙醚,使其失去知觉,为病人切除了一个瘤子。

    随后,美国医生摩尔根也发现了乙醚的麻醉作用,并率先发表他的发现。乙醚很快替代笑气成为外科麻醉药的首选,“无痛外科手术”得以实现。

    第三种麻醉药:氯仿

    1847年,英国医生辛普森发现氯仿的麻醉效果比乙醚强得多,而且没有乙醚的爆炸性和刺激性,大力提出介用氯仿代替乙醚用于外科麻醉。但在实验中,人们发现氯仿的毒性远大于乙醚,量重时,易导致病人死亡。这限制了它的普及。

    第四种麻醉药:

    190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植物实验室的克拉克和奈特发现乙烯的麻醉作用。

    第五种麻醉药:甲氧氟烷

    20世纪60年代,甲氧氟烷被发现具有很好的麻醉作用和镇痛作用。以后,人们将它发展成为临床应用的一种吸入性麻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