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针 灸(2/2)

一章详细总结了一些针灸经验,将经络分成12条,由此奠定针灸学的理论基础。

    到了晋代,我国的第一种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问世,这本由皇甫谧所著的专著记载了654个穴位,不久成为古代针灸教材。

    随后唐代“药王”孙思邈创立了以痛点取位的“阿是穴”,宋代出现针灸铜人,针灸疗法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医疗体系,成为中医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针灸,是中国中医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历代的医疗实践中,中国的针灸学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为针灸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到了今天,在继承和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日益完善的针灸术逐渐走出国门,获得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可,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古代针灸故事

    从古至今,针灸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治愈了各种疾病,也留下了许多神医治病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虢国太子突患“尸厥”,生命垂危。神医扁鹊应诏入宫,用针刺,并用艾条熏灼太子身体的经络穴位进行救治。太子死而复生。神医扁鹊妙手回春,留下针灸治病救人的传奇佳话。

    相传清朝顺治皇帝一次心口窝疼痛,请神医傅青主为其诊治,傅青主察其色观其形,诊脉后断他是郁气凝结心肺,需要针灸治疗。在针灸前傅青主很郑重地对皇帝说:“请我姓傅的给你针灸不难,只需皇姑今日陪我过上一夜。”皇帝听罢,顿时火冒三丈,气得心肺炸开,大骂傅青主是不懂人之大伦的畜生!又说不许你姓傅的在我朝居官。这时傅青主暗暗自笑,他眼急手快,对准心窝穴位抖动银针刺入。霎时,皇帝果然疼痛解除。然后傅青主说:“我说之淫言激起怒火,心肺炸开,此时针灸必生效也!此乃是权宜之计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