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平安夜(1)(2/2)

在着一定的紧张关系。按照历史学家的统计资料和数字来看,当时居住在这里的阿尔巴尼亚人信奉天主教的不多,也许这是一个机缘,艾格妮丝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艾格妮丝就是在浓郁的天主教生活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艾格妮丝就被送到印度的孟加拉传教区(加尔各答)的罗列特修道院。那一年,她也不过刚刚年满18岁。

    18岁,在今天的中国,正是出名的好机会,可以趁年轻的时候不断地实践张爱玲那句“出名要趁早”的名言。后来艾格妮丝加入爱尔兰修道会柏林修道会总部,结业后,艾格妮丝到印度加尔各答圣玛利亚修道院的学校教书。按照教规,成为终身侍奉天主的修女需要经过两次发誓。1931年,艾格妮丝第一次发誓时,自取教名“特里萨”,以此纪念被称为传教圣女的法国加尔默罗会修女圣·特里萨。这大概就是今天这个令人赫然起敬的名字的来由了。

    离开修道院后,特里萨去了印度。对于印度这样的古老国家,有必要专门补上文明的一课,来弥补理解上的缺憾。只是这样的功课绝不是走马看花,翻阅词典和浏览图片就可以及格的。

    特里萨花了半年时间学会了繁杂的基本卫生理疗知识,回到加尔各答之后,特里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脱掉蓝色的修女袍,换上印度平民妇女常穿的白色粗布棉莎丽。在一张照片上,你可以看到,在莎丽的肩上绣了一个十字架,又用三条蓝色的布条缝在廉价的莎丽边上。那是一个特殊的象征和标志。尽管我有时候并不喜欢媒体的藻饰,但是我觉得有一句话,一些对特里萨评论仍然值得品思。那是一句非常精彩的话,相信从事此次评论工作的新闻工作者是个有良心有感情的人。就是这句话:从此以后,在当时被称为噩梦之城的加尔各答的大街小巷,只要有穷人的身影,人们就会看到穿着白色莎丽的特里萨出现在他们的身边。我反复品味着这句富有温情和洋溢着人性光芒的评论,后来再没有读到这样激动人心的消息和报道了。直道我读到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乞丐》,再一次想念起那个伟大的实践着爱的哲学的嬷嬷,那是一种与宗教偏见、世俗、政见、血统和职业、肤色等狭隘观念截然不同的爱的伟大哲学。我相信嬷嬷是看到了世界的残酷,看到了人性的弱点——自私、残忍、刻毒,更是看到了爱的力量,否则没有任何一种教义能支撑着她在如此艰险困难的世界终生不渝将爱的光芒、宽容的微笑洒遍世界。

    >>>

    如今城市里的孩子,对穷人的理解是模糊的,凭借直觉获得的。他们不知道在印度曾经有一个对所有穷苦人都无条件尊重的特里萨修女,不了解尊重的意义和价值。为了这个意义,有时候你容易拼命地鼓吹暴力和复仇;有时候又企图凭借一种关爱来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