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相思门(8)(1/2)

    相思门(8)

    我亦用小楷,抄一阕一阕的诗给他: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一些说不出口的话,他总会懂得。

    清和走后,一两年的日子,也就这样从指尖滑过去了。安静地,在学堂里念书。像流浪的小狗般在黄昏的街道巷弄里游荡。在父母面前,麻木到像一根木头,继母的一切冷嘲热讽总是逆来顺受地接受着,亦没有心思去反驳。

    每日,到学校去,经过传达室,总会探头过去问:“老王,有没有我的信?”到最后,老王亦有些无奈了:“我说苏小姐哦,不用这么麻烦天天地过来问的,一有信我马上给你送去。”

    清和来信的日子,是我的节日。

    课堂上,薄薄的几页信纸放在课本的下面,老师转过身去板书的时候便偷偷地瞟上几眼。放学后,走在回家的路上,若你回到那么多年前,来到那个小城的烟火繁盛的街道上,你会看到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在合欢树的绯色云朵下面,一个人静静地走着,不时地低下头去,唇角微微翘起来,无声无息地,一个人微笑。

    晚饭时,低着头扒着碗里的饭,想起清和信里的一句话,亦会管不住自己要笑起来。父亲抬头看一下我,这个整天一张乌云脸的丫头过一段时间总会莫名其妙地放一下晴。

    十七岁的冬天。大雪纷纷扬落下的日子,接到清和的信。还有一张黑白照片。背景是某一次作战后狼藉的战场,清和一身戎装,眉宇间仍是那一股逼人的,令我微微颤抖的英气。清瘦,浓重的黑眼圈,多了一些少年老成的沧桑。清和在信里这样说:“巧妮儿,我很累。”这样的一句话,令我微微地湿了眼睛,心中生出一种凄怆的温柔来,这样的清和,是我的孩子,是我疲惫了想要回家的孩子。这时候,我只想把孩子一样的清和抱在胸前来,轻轻地抚摩他疏朗的,坚硬的发丝。这时候,清和和青荷,都找到了归宿与天堂。

    一封信,翻来覆去地看过千百遍去。不经意地看到信封上的邮戳,南京,寄自南京。我的清和,他在南京。

    >>>

    我把清和的信放到枕头底下去。一个念头像小兽的爪子,攫住了我,再也不放开。去私奔,去私奔,去私奔……去奔赴我在这世上唯一可奔赴的人,我唯一的亲人和爱人。这样混沌的没有尽头的生活,清和是我可供回忆的过往和可供憧憬的未来,是我活下去的,唯一的理由。

    这个北方小城,和那个历经辗转的信封上的陌生城市,隔着怎样迢迢的路途,多少条河多少重山,战乱、兵痞、土匪、窃贼、流离……一切都可以不考虑。

    现在最最迫切的,是要攒钱,换一张薄薄的小小的车票,把自己放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