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 新的无产阶级文学(2)

新的无产阶级文学(2)(1/2)

    新的无产阶级文学(2)

    与高尔基做邻居的托尔斯泰

    苦难的历程是作者的苦难、希望、欢乐、挫折、失意和得意的历程,是他对于一个伟大时代的理解。这个时代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头一天为止。

    ——阿·托尔斯泰

    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83—1945),苏联作家。出身贵族。阿·托尔斯泰出生于萨马拉省的一个贵族家庭。早年就读于彼得堡学院,中途退学,开始转向现实主义创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上前线,到过英、法等国家。他拥护二月革命,对十月革命感到困惑,一度在自军任职,一九一八年流亡国外。阿·尼·托尔斯泰(1883—1945)俄国时期已经成名。由于不理解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后逃往国外,1923年受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鼓舞重返祖国。归国后写了《保卫察里津》、《彼得大帝》等作品。他的代表作是《苦难的历程》瓤曲。瓤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至国内战争时期复杂阶级斗争的背景上描写俄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写出了俄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探索中走上革命道路的艰苦历程。卫国战争时期写有许多政论和短篇小说,鼓舞人民同法西斯德国进行斗争。还写有科学幻想小说和民间故事。1945年2月23日,阿·托尔斯泰逝世,终年62岁。

    每个绚烂的生命都是在其代表民族精神,参与创造中绽放出异彩。每部传世名著都是社会激烈变动的缩影。《苦难的历程》就是这样一部由其作者阿·托尔斯泰历时20年创作出的传世佳作。

    阿·托尔斯泰是苏联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曾3次荣获斯大林美金。他猾参与社会活动,曾被选为最高苏维埃代表、科学院院士。他在文学上的光辉成就与他一生猾探素人生的价值并长期笔耕不缀是分不开的。

    《苦难的历程》是托尔斯泰用了20年时间精心构思和反复修改所完成的瓤曲长篇小说《两姊妹》、《一九一八》、《阴暗的早晨》。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纬景;故事的发展从彼得堡到外省,从荒僻的乡村到硝烟弥漫的战争前线,从伏尔加河到库班,从乌克兰到莫斯科,画面广阔;以四个性格不同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人公;情节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主人公各奔东西,他们的个人幻想破灭开始,他们在动荡的年代里各自有着曲折复杂的探索和追求,在接近并融合到历史与民族的行列过程中终于跳出个人感情和愿望的狭隘圈子,在二九娥年国内战争将结束时,他们四人在莫斯科幸福团聚,在莫斯科大剧院中个人和集体、俄罗斯和苏维埃,爱国主义和**高度地结合在一起。也令人信服地表明了:个人只有在同国家、民族的结合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真正的幸福。

    这部小说还多方面显示出很高的艺术技艺。作者善于结合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展示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性格发展。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和表现爱情、欢乐、痛苦、探索的情景交错出现,主人公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人物的深层心理刻画细腻而清晰。倒叙、插叙的恰当运用,书信、笔记、历史资料的适当安排,使这部小说的结构显得轻松自如。

    尽管《苦难的历程》中(尤其是后两部)不时表现出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瑕不掩瑜,《苦难的历程》仍是托尔斯泰一生中重要的作品,也是苏联文学最优秀的长篇巨著之一。同时《苦难的历程》也是一部史诗性作品,它既是俄罗斯历尽磨难走向光明的历程,又是知识分子经硅难曲折获得新生的历程,也是作者本人经历的一段痛苦、失望、喜悦、振奋的心路历程

    在莫斯科市中心尼基塔门附近,有两座毗邻的作家故居,一是高尔基故居,一是阿·托尔斯泰故居。它们的主人都是苏联文学界最显赫的人物。

    从后门走进高尔基故居,首先见到的就是门厅里的大理石楼梯,楼梯口立着一座巨大的海蜇状落地灯,楼梯宽厚的扶手被雕成翻滚的波浪,宽敞房间里的壁炉、窗台和门窗的边框等,也都雕刻成各种弧线形,显得十分优雅。这样的风格,似乎与高尔基的个性不相吻合。果然,在一楼东侧的两个房间里,就可以看出与整个建筑的格调相异的另一种陈设。这里是高尔基的办公室和卧室,博物馆说明书上说,这里“只有必需的东西”。高尔基的写字台是特制的,又高又大,且无任何“附急,就像一张乒乓球桌,办公室里仅有的贵重摆设,就是一张中国供桌、两只中国方凳和玻璃橱中众多的东方小雕像。据说,高尔基本人很不喜欢这座豪宅。高尔基的秘书曾先期回国挑选住所,高尔基在当时给秘书的一封信中写道,他不想住到“宫殿”或“庙宇”中去。但后来,不知是秘书的主意还是官方的安排,高尔基1931年5月14日在莫斯科白俄罗斯车站下车后,就被直接送进了这座住宅。而高尔基本人则一直不承认这个别人替他选定的“家”。

    当时,这里无疑是苏联文学的圣地:斯大林曾来到这里,与高尔基一同“定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作协筹委会的人士经常聚会这里,直到苏联作家协会正式成立;众多的苏联作家来此拜访,成千上万的读者来信被送到这里;高尔基在这里完成小说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在这里编辑多种文学杂志和丛书,在这里修改文学青年的作品……然而,置身于高尔基的故居,我似乎又窥见了高尔基生活的另一侧面。

    高尔基被迫住进了他所不喜欢的家,这似乎是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高尔基当时肺病很重,他甚至连住所中的二楼都很难爬上去,就其病情而言,他更适合住在阳光灿烂的意大利,而不是寒冷潮湿的莫斯科,但是,政府和人民的热望将他留在了这里;与豪宅一同赐给高尔基的,还有空前的礼遇和崇高的社会地位,高尔基回国时,在莫斯科的白俄罗斯车站刚步出车厢,就被人抬了起来,而抱着他的一条腿走在最前面的,就是当时苏共政治局常委之一的布哈林,那时,高尔基竟时常被与列宁相提并论,他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城市、街道、公园、学校、工厂等公共场所,这一切像豪宅一样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