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 舞台艺术和音乐(3)

舞台艺术和音乐(3)(2/2)

了急遽的变化,众叛亲离,人言可畏。他受不了舆论的压力,愤然离国。1913年,夏利亚宾在伦敦主演《鲍里斯·戈东诺夫》,演至最后一幕时,观众被舞台上发疯的鲍里斯如此阴森恐怖惊呆了,竟然试图起身逃跑,可见夏利亚宾的表演多么感人肺腑。

    一战期间,夏利亚宾仍然在欧洲演出,活动频繁。十月革命之后,夏利亚宾返回圣彼得堡,被任命为马林斯基剧院艺术指导,并荣获“人民艺术家”的称号。1921年,夏利亚宾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成功主演了《鲍里斯·戈东诺夫》,被称“伟大的成就”。翌年,夏利亚宾毅然去国,定居巴黎。夏利亚宾的“出走”又遭受到苏联的严厉批判,认为这是“一个伟大演员的没落”,撤销了他的“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财产被没收,亲属遭株连。

    自认为是“世界公民”的夏利亚宾继续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1935年12月,他曾到过中国北京、天津、哈尔滨、上海举行独唱音乐会。1937年,他在巴黎、伦敦举行了最后一次的音乐会。夏利亚宾的音乐会节目编排特别,共列有38首曲目,有民歌、浪漫曲、歌剧咏叹调等,每首曲目又印有号码,演唱前根据情绪、嗓音状况来选定曲目,然后宣布要唱的曲目号码。

    晚年,夏利亚宾患有慢性不治之症,1938年4月12日在巴黎,夏利亚宾逝于败血症,终年65岁。

    夏利亚宾没有进过音乐学院,不是科班出身,从乌萨托夫学到发声法之后,全靠自我奋斗。他早期的歌剧表演不很成熟,于是他“向任何可领教的人学习”,向话剧演员达尔斯基学音调变化,向作家高尔基学文学,向画家列宾学色彩、线条、动作等,兼收并蓄,博采众家长处,从而大大丰富了自己的歌剧表演技能,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

    夏利亚宾的嗓音宏伟而有力,音域宽广,音色富于变化而有柔韧性,特别是在色调对比上变幻多端,声音的可塑性特好。夏利亚宾的歌唱价值在于他在舞台歌剧表演的力量上,他擅于将音乐与戏剧、表演与角色、语言与歌唱高度地融合起来,能进能出。在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歌剧色中,如悲剧性的鲍里斯、史诗性的苏隆蘑哲理性的梅菲斯特费勒、传奇性的唐·吉诃德、讽刺性的巴西里奥等,都表演得维妙维肖,入木三分。特别是他所塑造的鲍里斯、苏隆蘑唐?吉诃德的角色形成及舞台造型,独创一格,堪称一绝,已成为歌剧表演艺术的典范之作。列宾说:“夏利亚宾在舞台上的动作与表情,简直就是一幅非凡的画面。”

    当然,夏利亚宾最擅长演唱的是俄罗斯的作品,演唱一些非俄罗斯的作品,有时过火了些、夸张了些、粗野了些(晚年较明显),惹来非议。不过,他的名气太大,受到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