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 那是一场敲响了警钟的战争(2)

那是一场敲响了警钟的战争(2)(1/2)

    那是一场敲响了警钟的战争(2)

    从虚无主义到民粹主义

    19世纪60年代,正是俄罗斯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与高涨时期,俄国的革命者指出农奴制改革的虚假性,他们认为农民和地主的关系只是在形式上发生了改变,农民并没有真正得到自由和解放。他们号召农民起来革命,推翻沙皇的统治,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受革命思想的影响,新的一代知识分子出现了。平民阶级的知识分子取得了领导地位。这些的民主主义知识分子与上一代的贵族知识分子是完全不同。俄罗斯知识界新老两代发生的冲突十分的尖锐,这个矛盾也是理想主义与革命实践者之间的矛盾。

    老一代的人是思索和探讨的一代,新的一代除了思考和探索,他们还渴望战斗。新一代不相信改良主义,对任何的传统都持否定的态度。1862年屠格涅夫发表的小说《父与子》最先塑造了这种“新人”的形象,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具有坚强的性格、能言善辩,在政治上是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同时又是一个提倡实用科学的唯物主义者。在这本书了屠格涅夫第一次使用了“虚无主义者”这个名词来称呼新一代的知识青年。旧制度的维护者认为虚无主义是无视一切社会和道德原则,只是一种狂妄的思想。革命者则认为虚无主义是在否定旧传统和现存秩序,反对专横和虚伪,为民主和自由进行斗争的思想。19世纪60到70年代,虚无主义是俄国年轻知识分子发起的一个很大的运动,后来逐渐卒为民粹主义运动。

    作为一个思想体系,“民粹主义”延续19世纪以来俄国思想界一直争论的一个话题,就是“俄罗斯能否抠自己特殊的道路,而不再重复欧洲历史的所有阶段”。赫尔岑的思想为此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他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提出了“农民社会主义”的思想,认为俄国农村公社和劳动组合包含着社会主义的因素,只要让农民获得土地和自由,俄国就能避免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民粹主义派中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像尼·康·米哈伊洛夫斯基、雅·瓦·斯捷法诺维奇、谢·尼·尤沙柯夫、瓦·巴·沃龙佐夫、尼·弗·丹尼尔逊等,在他们发表的文章里谈的主要就是俄国的特殊性和如何避免俄国重蹈覆辙的问题。

    他们不反对发展工业,但是反对用西方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他们看来,英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但是自由主义经济学所赞扬的却是导致精神贫乏、把人们推向狭隘的个人主义的道路。俄国与英国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不同,俄国人无法也不要适应英国那样的经济成熟性。自由竞争时代的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灾难,使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民的破产几乎是同步的,“一个国家的工业越发展,那里的工人阶级就越贫困”。因此,如果俄国一定要走欧洲所走的道路,那么,这一文明的灾难同样不可避免。沃龙佐夫在《俄国资本主义命运》中还提出,更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在西方是一个发展过程,在俄国则是移植,是模仿。

    民粹主义认为,俄国还具有某些西方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