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关于张爱玲 > 海内外张爱玲研究述评

海内外张爱玲研究述评(2/2)

,或重换了面貌和座位,但很大程度上是让他们回到50年代的棋盘上,更深入的研究发掘须待史家们更新文学史观念。随着研究的深化,随着海外华文文学的开创和发展,张爱玲终于“浮出历史地表”,被史家们请回文学史,并开始在40年代文坛的最偏僻一角给了她一小块地盘。第一个引荐者是谁?现已不易细查。但应该最早提到的一批研究者至少有赵园、颜纯钧、李子云等。而1985年出版的钱理群等四人所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使张爱玲第一次被列入大陆文学史排行榜。[①④]比这本专史更早的是一些研究者的专论。赵园在1983年即有评《传奇》的论文[①⑤]她着重阐发了张的洋场小说的认识意义,并提请研究界注意这位独特作家。几乎与此文同时,颜纯钧亦有专论张氏小说的文章面世。[①⑥]他认为张承继古代传奇志怪和说故事传统,刻划人物方面又吸取了西方小说方式,形象有相当深度,但也有不少脱离时代环境之作。李子云则将张与受其影响的白先勇、施叔青等作家作了一番细致中肯的比较。[①⑦]

    还应特别提到柯灵先生。他的《遥寄张爱玲》在两家颇有影响的杂志上同时刊出,[①⑧]深受读者注意。柯灵以老友身份回忆往事评价人物,肯定其才华,指斥其在政治上的盲视,颇有史料价值。

    如果说40年代的傅雷等人的文章是国内张爱玲研究的第一阶段的话,那么80年代初、中期可视为第二阶段的起始探索期。两者相距40年,实在叫人感叹不已。这些文章并无特别的惊人之论,激发兴趣、平面介绍是共同特点,平实地描述了张爱玲其人其文的基本特征。既吸引了研究者和读者的视线,又为此后的研究铺下了几块坚实的砖石。

    大陆读者象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这位年过六旬的“新”作家,85年后,她的小说散文迅速地被多家出版社推出并倍受欢迎。而学术界对张爱玲的兴趣,与夏志清小说史中译本的传入关系极大,这是勿庸置疑的。

    从1987年起,张爱玲研究论文明显增多。研究日渐细致深入,范围更加广泛。既有综合探讨其小说艺术之作,亦有单篇分析;既研究其早期(理应是重点),亦注意其出国后的创作;既讨论其小说,亦析介其散文;既评价作品,亦剖析其人的思想并探讨文学史地位。不仅格局基本铺开,而且出现了不同意见。资料整理也渐受重视。这是研究较前深入的标志。

    综合探寻其小说艺术特征的专论较多。胡凌芝指出,《传奇》“开拓了都市文学新局面,使张爱玲独占鳌头。”[①⑨]饶岚子、黄仲年合撰的论文指出张爱玲是专写“她的时代的阴暗的一面”的高手。[②⑩]“王剑丛在比较中得出张爱玲是现代作家中最专注于“恋爱、婚姻”的作家,其婚恋描写与时代关系淡漠,而是指向人性、人性的恶的一面。[②①]刘川鄂则认为《传奇》及张氏同期诸作,不仅是认识40年代洋场社会的窗口,而且是中国封建社会末路人没落历史的见证,是中外文化在租界洋场这一特殊景地上撞碰异化的写照。[②②]表述各有不同,但大都注重从题材入手探讨其独特而深刻的文明与人性的认识价值。而这,也正是张爱玲小说能久经时间考验仍流光溢彩的内蕴所在。

    她的神奇的艺术魅力,也吸引着众多研究者。胡凌芝从象征、意象、心理描写和语言特色方面多方概括,[②③]饶、黄的论文格局与胡近似,但表述较有个性。[②④]尤其对张的小说结构与语言风格的分析清晰细致,认为其结构多变,纵横自如、有完整美和节奏感。其语言则是华糜中有素朴、流丽中见凝重,词旨多寓篇外,耐人寻味。不少学者注意到中国古代文学与西方现代小说对张的双重影响以及张的创造性转化。有人认为张的题材与宋话本小说中人鬼离合故事、世故邪俗的市井风情类似,具有阴柔美;[②⑤]有人将张爱玲作品与通俗小说比较,评价她“以通俗小说为基面,铸入新的表现技巧,并把西方现代小说的心理刻画,和我国传统小说的意象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②⑥]从而把通俗小说提高到新的层次。

    单篇分析中,论《金锁记》最多。其中以朱家宏的文章较为深透。[②⑦]在讨论七巧性格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同时,着重剖析了七巧变态人格的三个层次:性变态心理、仇恨与嫉妒心理、寡居者的“护犊”心理。前两点以往的研究有所涉及,第三点则是朱文的独到发现。金宏达从《十八春》入手分析了这部长篇在张爱玲创作道路上的独特性,显露了作家思想倾向的变化,也在向通俗小说靠近的同时保留着原有特色。[②⑧]张国桢从“启悟母题”角度分析《茉莉香片》和《第二炉香》,指出张的作品“包藏的是真正现代派作家所关注的人性问题的深刻内涵。”角度新颖,论述富有启发性。[②⑨]

    从创作心态的角度把握张爱玲,比起单纯地从作品内容、艺术特征进行分析显得更有立体感。因此,宋家宏《张爱玲的“失落者”心态及其创作》,[③⑩]赵顺宏《论张爱玲小说的错位意识》[③①]和潘学清《张爱玲家园意识文化内涵解析》[③②]等文是别致可读的,他们都试图解析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位作家的独特人格和文风。宋文从身世环境等方面认定“失落感”是张的基本心态,因而导致了作家精神上的悲观气质,并使作品充满了“荒凉感”、“孤独感”、“自卑感”。赵文将张爱玲小说中的错位表述为人物与时代的错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错位,而这正是与小说家的特殊心理状态分不开的。潘文在现代作家普遍的“离家”与“怀乡”情结的冲突中把握张爱玲“无家可归感”的独异意义,据此概括张氏批判封建性的独特角度以及价值和局限。

    注重张爱玲与海派文学的比较分析,是近年的研究新动向。刘川鄂认为张氏深化了洋场小说的内容,拓展了海派的表现力。”[③③]在这一领域里,如果说鸳鸯蝴蝶派是一片草丛,张爱玲则是一束鲜花;如果说新感觉派是一阵奇风,张爱玲则是一株茂密的大树。”杨义将之称为“海派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夸她具有鲜明的“才子+浪子”的真正艺术家品格。而《金锁记》更是海派小说罕见的杰作。[③④]吴福辉盛赞张对旧家族在大都会的际遇命运的精细表现,认为她的都市最贴近上海的真面目,并深入到现代都市哲理的层面。[③⑤]

    87年至今,大陆学界发表了近百篇张爱玲研究文章,[③⑥]其涉及面之广是此前的海内外研究不能比拟的,我们可将之概括为张爱玲研究第二阶段的全面展开期。值得注意的是92年下半年至95年初,出版界推出了四部张爱玲传。它们的出现,似可看作是这一阶段研究的初步总结期。

    这四部传,是王一心的《惊世才女张爱玲》、于青的《天才奇女张爱玲》、阿川的《乱世才女张爱玲》和余彬的《张爱玲传》。[③⑦]前三部的写作时间十分接近,作者之间不可能有互相的沟通启发,却在书名上不约而同,抓住张的“奇”与“才”作文章,亦可看出他们对传主的共识。这三部传记各有特点。王传近于电视脚本,顺序勾勒,尤重对某些细节的文学性渲染。较适合“张迷”们了解作家、熟悉身世;于传以描述为主,间有简洁分析。语言小说化,畅顺可读,且资料较王传丰富得多;川传注重从作家之为作家和女性之为女性的角度理解张的文学道路的独特性,注重文本分析,因而更带有评传的色彩。

    然而,严格说来,这三部传记都有应时应急的仓促之感。写作的动机是为满足文坛内外认识了解张爱玲的需要,并力图为其人其文作一个初步的总结。相比之下,晚出两年的《张爱玲传》则显得厚重一些。表现在对传主生平思想吃得较透、分析较细致平实、描绘较完整平稳等方面。不失为一部有份量的作家传记。

    回顾海内外50年的张爱玲研究,可谓坎坷不平、起伏跌宕。有非凡的热闹,也有不正常的沉寂。有海内外的互相隔绝,亦有大陆自身的断层。中国人的学术环境太不纯粹了。张爱玲的生平创作太特别了,天降奇才于张爱玲,必将劳其心智,损其声名,必将折磨读者和学者一番。

    由于张爱玲本身的价值,由于学人们对其价值的发掘,张爱玲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傅雷奠基于前,夏志清推波助澜于中,唐文标整理阐发于后,加之海内外学人的共同努力,可以说张爱玲研究已初具规模。然而,突破性研究成果并未出现,对张的贡献与地位还未有中肯而公正的评价。

    从研究队伍来说,大陆的老一辈权威学人囿于既定的文学史格局和观念,对张未有足够注意;年轻一代研究者中不少是从爱好者身份起步的,难以肩负正确全面评析张爱玲的重任。加之两岸学者交流较少,信息沟通不够,未能联起手来,共同提高研究水平。

    从资料搜集方面来说,亦有不少空白和缺憾。为何张传的急就章较多?只因在现有的中国现代作家传记中,张的材料是最缺乏的。比如张的身世详情,她在上海的独居生活、海外40多年的经历,我们鲜有第一手甚至第二手材料。人们叙述张的生平,所据的“硬件”材料,抄来转去的不过是港台的几本有关书籍。这是十分遗憾又奈何不得的。

    从研究成果而言,论文虽多,但并不丰厚。从整体上没有超出夏志清《中国现代水说史》的水平,不过有所拓展,有所纠正而已。

    从研究本身着眼,我们不仅要扩大研究张爱玲作品的范围,而且要加强比较研究。以前的研究大都限于张氏40年代创作,对她在海外所作相对忽视,这是不利于全面认识张的创作道路和成就的。至于比较研究,包括将张与现代作家和海外作家的比较,亦包括对中外文学如何影响“张爱玲体”形成的具体分析,在这些方面目前还鲜有力作。

    在我看来,张爱玲的特点在于,她具有自觉的作家意识,她是为数不多的“为创作而创作”的现代作家之一,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由知识分子、自由作家。唯其如此,她才能少受其他作家常受到的外部干扰孜孜不倦地经营她的艺术世界;她具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她不带偏见地尝试过鸳蝶派,章回体,“新文艺腔”等多种文体,并逐渐形成她卓然不群雅俗共赏的“张爱玲体”;她具有非凡的转化中外文学传统的能力,中国古代文人小说精华和现代西洋小说神髓在她作品中得到了和谐自然的吸收消化;她具有对人性的精深的洞察和描写能力,她描写人物形象的深度远远超过了一般现代作家。这四个方面,是张爱玲之为张爱玲的独异之处,是她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的丰厚遗产,也应是今后研究的四个重要方面。

    将张爱玲视为中国现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将之视为海外华文文学中最出色的作家之一,已是学界的共识。但到底应给她在文学史上怎样的评价,却是一个远未解决的问题。时间会让张爱玲放出更大的光彩!让我们相信时间,让我们努力缩短这一时间。本文谨为努力者提供一块攀登的砖石。

    注:

    ①1944年4月7日作,刊于《万象》杂志同年5月号。

    ②《风雨谈》月刊,1944年11月号。

    ③《杂志》月刊,1944年9月号。

    ④《杂志》月刊,1944年5月号。

    ⑤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

    ⑥参见唐文标编《张爱玲资料大全集》。

    ⑦大地出版社,1973年初版。

    ⑧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版。

    ⑨远景丛刊第297种。

    ①①《流言·忘不了的画》。

    ①②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

    ①③唐文标《张爱玲杂碎》(初版在台,香港有印);林伯燕《且说半生缘》,(大林出版社《文学印象》书中);高金之《张爱玲的女性本位》,(幼狮期刊丛书第216种);陈炳良《张爱玲小说论集》,(远景出版社1983年);杨翼《奇女子张爱玲》,(香港奔马出版社1984年);林以亮《昨日今日》,(皇冠出版社1981年);郑树森《张爱玲的世界》,(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李清泉比较张爱玲与姜贵的“**小说”,(《幼狮月刊》37卷1期,1971年1月);《(秧歌)中的情与景》,《谈(秧歌)的结构》,(《抛砖集》。三民出版社1970年)。

    ①④上海文艺出版社。

    ①⑤《开向沪港洋场社会的窗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3期。

    ①⑥《文学评论丛刊》,1983年。

    ①⑦《同一社会圈子的两代人》,《读书》1986年1期。

    ①⑧《收获》1985年2期,《读书》1985年5期。

    ①⑨ ②③《张爱玲的小说世界》,《抗战文艺研究》1987年1期。

    ②⑩ ②④《张爱玲小说艺术论》,《暨南大学学报》1987年4期。

    ②① ②⑥《雅俗结合的宁馨儿》,《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1期。

    ②② ③③《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张爱玲》,《文学与语言论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②⑤阎志宏《美丽而苍凉的花》,《沈阳师院学报》1991年2期。

    ②⑦《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二期。

    ②⑧《论(十八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三期。

    ②⑨《张爱玲启悟小说的人性深层隐秘与人生观照》,《海峡》1987年2期。

    ③⑩《文学评论》1988年1期。

    ③①《华文文学》1990年2期。

    ③②《上海文论》1991年2期。

    ③④《论海派小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2期。

    ③⑤《海派小说都市主题研究》,《文学评论》1994年1期。

    ③⑥参见阿川《乱世才女张爱玲》之附录二:《近十年来国内张爱玲研究资料索引》。

    ③⑦四部传记分别由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8月、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陕西人民出版1993年3月、海南出版社1995年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