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梅开二度(2/2)

说得嘴儿疼。”⑤宋淇夫妇得知她终于有了爱的归宿,写信为她祝福。

    张爱玲虽然接受了西方的文化与教育,有一流的英语水平,但她的兴趣仍是中国女人传统的兴趣,喜欢看通俗小说、言情小说,像《海上花》、《红楼梦》、《醒世姻缘》、《歇浦潮》等等。赖雅不太懂中文,自然无话,可是他看张爱玲从不阅读西方严肃的文艺作品,如萧伯纳、赫胥黎、威尔斯的作品很少看,至于亨利。詹姆斯,奥斯汀,马克。吐温的作品,她从来不看,她的兴趣全在通俗小说上,像詹姆斯。琼斯的小说她倒看了不少。张爱玲也不看赖雅的作品,赖雅总是说“I‘m a good company”,因为就是他的好朋友大名鼎鼎的乔伊斯的作品爱玲也没兴趣。赖雅觉得他这位东方太太真是可笑,整天看这些不入流的东西竟然能写出那么好的小说。他忍不住地取笑她说:“你看的都是’垃圾‘。”

    赖雅觉得张爱玲的胃口大有纠正的必要,向她大力推荐布莱希特,给她讲布莱希特的戏剧作品与思想,以至生平故事,日常衣着,并且带着张爱玲在三藩市和华盛顿观看布莱希特《三便士歌剧》的演出。布莱希特的名剧《四川贤妇》写的是中国背景,另一部《高加索灰阑记》则取材于中国元杂剧《灰阑记》,赖雅认为这些适合张爱玲看,便向她介绍。张爱玲不看,倒是喜欢《三便士歌剧》,看过两次,但她的写作却没有受到这位严肃文艺家的一点影响,相比之下,好莱坞的爱情喜剧她倒更喜欢。

    在五十年代冷战的社会气氛中,像赖雅这样的左翼作家已渐成为被冷落的人物,他的健康状况也不如以前,在家中度着寂寞的岁月,但他的政治观念与心态依然不改。斯大林清洗苏共元老的时候,他对西方报纸上的报道不相信,还要设法为苏联辩护。他认为西方对苏联、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报道都是含有敌意的,便拒绝读报纸。他就是在这一种环境与心境下度过晚年的。

    这时,正好宋淇在香港电懋影业公司做制片,邀张爱玲为他写剧本。从1956年起,张爱玲为电懋公司写了许多喜剧剧本。包括《情场如战场》、《人财两得》、《六月新娘》、《桃花运》、《小儿女》、《南北和》等。张爱玲以前本来就以编写爱情喜剧《太太万岁》而蜚声上海,又吸收了好莱坞爱情喜剧的特色,使她的这些剧本在香港也极有市场。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在港陆续公演,颇获好评。拍爱情喜剧,本小利大,加上张爱玲的剧本喜剧色彩强,因此电懋公司十年间不断约她写剧本,一部一部从不间断地拍下去,来者不拒,多多益善,这一时期她写的剧本总数不下十几部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