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千里搭长棚(1/2)

    千里搭长棚

    有朋友问我:你的“红楼拾珠”写了不少了,为什么连一些一般读者觉得挺生僻的“珠语”都拾起来议论一番,却迟迟不见你写到“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这颗人们极其熟悉的“珠子”呢?其实,我也一直在构思对这颗“珠子”赏析的写法,只是觉得说浅了没啥意思,往深里说呢,则牵扯的方面颇多,怕一篇短文容不下。不过,现在我还是试一试,看能否长话短说,各层意思都点到为止。

    首先要牵扯到的,就是《金瓶梅》。《红楼梦》是一部与《金瓶梅》区别很大的书。《金瓶梅》文学性很强,在刻画人物,写人物对话方面,非常出色;但《金瓶梅》不仅**描写过度,而且作者在暴露政治**、社会堕落、人性黑暗的时候,只有冷静,没有任何理想色彩,升华不出精神上的东西。而《红楼梦》不同,曹雪芹透过描写,通过人物塑造,有时候更直接在叙述语言里面,融注批判的锋芒,提出了尊重以未被污染的青春女性为象征的社会人生理想,升华出含有哲理内涵的诗意。但是,毋庸讳言,《红楼梦》与《金瓶梅》又有着明显的文学上的传承与突破的关系,像“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这两句被一些读者认为是曹雪芹笔下最精彩的谚语,其实是早在《金瓶梅》里就有的。

    当然,曹雪芹使用“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无论在总体构思,还是表达意蕴上,都比《金瓶梅》的作者高明、深刻。曹雪芹是在第二十六回里,让小红来说这句话的。书里交代,荣国府的大管家林之孝两口子,权柄很大,却一个天聋,一个地哑;更古怪的是林之孝家的年龄比王熙凤大,却认她作干妈。而他们的女儿林红玉也就是小红,虽然相貌也还不错,又伶牙俐齿,他们却并没有倚仗自己的权势,将她安排为头等、二等丫头,只悄悄地安排到怡红院里,当了个浇花、喂雀、拢茶炉子的杂使丫头。后来还是小红自己凭借真本事,才攀上了高枝,成为凤姐麾下的一员强将。这两位大管家为何如此低调?这就又牵扯到《石头记》版本问题,在有的古本里,林之孝原来写作秦之孝。据我分析,很可能其生活原型,就是秦可卿原型真实家族的仆人,后来被赠给了曹家为仆——这在那个时代是常有的事,不足为奇——曹雪芹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