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温文载道 >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1/2)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009年11月13日,**总理在中南海向新聘任的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颁发了聘书,并同全体参事、馆员座谈。总理指出,政府参事不仅具有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的决策咨询职责,而且具有对政府工作提出批评意见的民主监督职能,希望把政府参事室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政府咨询机构。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要求参议、馆员们要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勇气,同时表明了政府广开言路、积极接受批评和建议的态度。一言以蔽之,“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十六个字,既表达了总理对参事、馆员们勇于进言的期许,又表明了政府虚心纳谏、虚怀若谷的胸怀。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意思是说:一个具有正直和高尚品格精神的人,在面对任何事情时,都能够做到毫不畏惧地指出问题所在,并且要求有关部门进行改正。在表明自己的观点时,能够做到毫无保留,诉内心之所想;心里想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而绝非一己之私利。明智的执政者喜欢听逆耳的忠言,因为他们深知这才是最好的良药,是使国家健康发展的苦口良药。小人的谄媚之词,溢美华丽,却会误国误民。所谓华而不实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开明的执政者具有博大的胸怀,能积极地接受合理的批评和建议,不会因此加罪于任何人。在贤能忠良者的辅佐下时刻告诫自己,能够兼听则明,合理制定国家的政策方针,促进国家繁荣富强。

    中国自古就有许多关于纳言和进谏的故事,所谓“文死谏,武死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诗大序》中“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唐代的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宋代苏洵《衡论?远虑》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都表达了相同的意思,都是说对待勇于直言、指陈时弊的人,要宽容地接受,不要轻易受到别人意见的左右。不能因为别人赞美自己而亲近他,也不要因为别人批评自己而疏远他。要自己去认清进言者的价值,探明他的品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贤臣,国家才会永葆生机,不至于在安逸享乐中亡国灭族。

    《资治通鉴》中记载的狄仁杰的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道理。唐高宗仪凤年间,已近暮年的狄仁杰被提升为大理寺副长官之职。当时有两个将军因为在执行公务时砍伐了太宗陵墓上的一棵柏树,被判死罪。朝中的文武大臣都知道,错不在这两位将军,即使要惩治,按照大唐律法最多也是免职归家。但是这件事关系到皇家的尊严,而且唐高宗又十分愤怒,所以他们都不敢求情,大多抱着自保的态度沉默不言,置律法于不顾。判决书一层层地下发下来,下发到狄仁杰手里时,他觉得这两位将军罪不至死。因此特意向高宗进言。高宗火冒三丈地质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