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燕山夜话 >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1/2)

    看到一本题名为《三十六计》的油印小册子,据说原书是一九四一年从陕西邠州一个旧书摊上发现的,后来由成都兴华印刷所翻印。原书是手抄本,题下注有“秘本兵法”字样,著作的年代及著者姓氏不可考。这个油印本是照翻印本重印的。

    仔细一看,这个油印本的错字很多,文字也有许多地方不通,似乎可以断定它所根据的原本决非古书,也不是名家高手所作。不过,它列举了三十六计的名目,并且引述了古代兵家用计的实例作为证明,这是它的可取之处。

    以前曾经有人讲解过三十六计的内容,与这本小册子稍有不同。这本小册子所说的三十六计是: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这里头没有增兵减灶、十面埋伏、虚张声势、诱敌深入、拖刀计、疑兵计等名目,而把打草惊蛇、无中声有、树上开花等都开列进去,似乎也不算妥当。

    究竟三十六计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解释有出入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多想想就能明白,因为古人所谓三十六计,原来并没有详细的内容,只是借太阴六六之数,表示阴谋诡计,多端而已。后人加以推演,才出现了不同的解释。其实,象这一类问题,大可不必过于拘泥,以致食古不化。

    那末,在古代是否有人谈到三十六计呢?最早谈到它的是谁呢?据我所知,最初提到“三十六”这个数目的很多,例如说“三十六郡”、“三十六兽”、“三十六禽”、“三十六国”、“三十六行”等等都是,而引伸为三十六计的,大概以《南齐书》《王敬则传》为最早。

    王敬则是南北朝时代齐高帝萧道成的辅国将军,封寻阳郡公,不识字,性甚警黠;齐明帝萧鸾嗣位,杀害旧臣,王敬则起兵造反,大败被杀。当时齐明帝病危,他的儿子东昏侯萧宝卷听见王敬则造反,正要准备逃走,这消息传到王敬则耳里,才引出了三十六计的一段话来。《南齐书》卷二十六《王敬则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