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茅盾散文集 > 延边——塞外江南

延边——塞外江南(2/2)

都有千多人在野外工作,文艺队也是每晚在工地表演。我在参观这个社的时候,看出它的”画廊报”十分精彩。”画廊报”在延边农村很普遍,每个合作社都有。这是贴在壁上的大幅宣传画,彩色,十几幅在一起,所以称为”画廊”;这些画经常更换,配合中心任务,所以是”报”。黎明社的画廊报中有一幅大画,标题是”叫高山低头,令河水让路”,一个巨人一手按住一个山头,另一手托开一个山头,两山之间河水滚滚而过,画得生动有力。农民的业余画家中,有不少天才。

    东盛乡黎明社的业余农业大学完全实现了学习和劳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是上面已经说过的了;现在再来看正规的大、中、小学是怎样的。据我所见,劳动已经成为延边各级正规学校的正规课程了。

    例如延吉市第二中心小学,学生二千多,学生年龄七——十五岁,没有超龄儿童。主要劳动是农业劳动和手工业劳动,有土地三十亩,有皮革制作(利用碎皮制手提袋,十分美观)、制蝇拍、针织等等车间。三十亩土地,主要种植大豆、土豆、蓖麻、向日葵、冬瓜等等。劳动时间:三、四年级学生每周二小时,五、六年级学生每周四小时;一、二年级学生不参加上述各项劳动,但每周有一小时的街头清洁劳动。高年级学生每周还有一次到农村活动——参观和劳动。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社会服务劳动。这个学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学会了园艺、畜产、木工、制糖果等几种生产技能。去冬今春,学生共拣粪八百二十五万公斤,栽树八百二十一棵,种油料作物一千五百片,拣废铁三千四百六十公斤,玻璃三千九百四十四公斤,打草袋一千八百八十三只,打绳六万三千一百七十二公斤。劳动改造了人。一个经常偷东西的五年级学生现在完全变了,劳动很积极,当了制蝇拍车间的主任,加入了少先队。

    又如第二高中和第三高中,前者学生一千三百人,有实习土地八垧,农场八十多垧,还有铁工厂(制造简单农具);后者学生气百多,实习土地(校园)五垧半,农场一百垧荒地,已开垦四十垧,实习工厂正在建立。过去,学生每周劳动两小时,现在规定一周二十四节课四天完成,其余二天时间完全劳动。这两个学校的学生劳动收入,都已经达到或者超过全校经费的二分之一。

    延边大学是首先创议把学生参加劳动作为正式课程的。该校的农学院基本上就是半工半读,农学院有农场二十多垧,果木园二百多垧。到田间教书,教员非有实际知识不可。教员种试验田,勤杂工完全取消,牛羊猪都是学生、教员喂养。农学院已经达到自给自足。

    延大的师范学院(和农学院、医学院不在一处)分八个系,学生气百多人。走近这个学院,立刻就看到学生们劳动的果实了;围绕校舍的校园很大,到处都种了菜蔬和果树。这是实习工场以外的劳动教育。

    学生家庭成分:中心小学80%的学生是干部子弟,20%是农民子弟;第二高中98%以上的学生是工农子弟。第三高中85%以上是工农子弟;延大学生95%是工农子弟。中心小学是在延吉市内的,所以学生多为干部子弟。从这里也反映出延边的小学教育早已普及到农村了。

    延边艺术学校是一九五七年新建的,现在(指今年三月)只有三十六名男女学生,分音乐、舞蹈、美术三个系(美术系只成立了几个月),我看了学生们的音乐舞蹈表演,印象很深。在民族的优秀歌舞传统中生长起来的这些青年学生看来是有才能的,而且肯下功夫学习。舞蹈的主要课程是民族舞,也教国内兄弟民族的民间舞蹈和芭蕾舞基本训练。朝鲜舞已经跳得相当熟练。芭蕾舞基本训练呢,如果想到他们学的时间不过半年,也就觉得他们目前的水平是难能可贵的。吃亏的是体力差些。十几岁的五、六个女孩子表演了十多分钟,都有点气喘了。

    这个青年的艺术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群众文艺活动的骨干分子,舞蹈系的学生都要学编导。这个艺术学校下半年将招新生五十多名。

    教学之外,艺术学校还办了两种训练班。一是文化馆、俱乐部的文艺骨干参加的”群众业余文艺训练班”,又一是”儿童业余文艺训练班”,参加者是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后者已经教出了可以上台表演的七、八岁的小艺术家(钢琴和小提琴)。有一次盛大的晚会,业余表演者的节目就有儿童的,也有老大爷和老大娘的。

    延边歌舞团有歌剧和民间歌舞两个队,共九十多人,水平都很高。民间歌舞的有些节目,我在别处尚未见过,例如《丈夫离去的那天》。这是一个古典舞,男女两组,婀娜和刚健对称,充满了乐观气氛。故事大意是:丈夫们要出征了,妻子们在溪边取水送行,丈夫们表示了英勇杀敌的信心,妻子们在惜别而乐观的情绪中遥望丈夫们大踏步走了去的远影。我很喜欢这个舞。从内容到形式,这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歌剧团演出了大型歌剧《孔菊和潘姞》,看过这个戏的,特别是看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立歌剧院演出这个戏的人,一定会耽心延边的这个几十人的歌剧队(除了乐队,民间歌舞队和歌剧队合计也不过六、七十人,而民间歌舞队中有些演员还不能参加歌剧演出,因此实际人数是很少的),而且演出的舞台在宽、高、深三方面又都不合标准,如何能演好这个大型歌剧。可是他们演得很好。没有什么秘诀,除了演员们的艺术造诣,还靠有克服困难的干劲和集体主义的精神。他们没有专职的舞台工作人员,搭布景、摆道具,都是演员们大家动手;不少演员在演出时身兼数角,刚扮演过这个角色的,下场换了服装又上来演另一个角色了。没有后台,演员们挤在台下的一小块地方化装。我看了在那样窄而浅的舞台上,搭出那样富丽堂皇的布景,就不能不赞美舞台美术设计者的本领。总而言之,这个剧团,真正做到了多快好省!

    我访问过这个歌舞团的团部。园子很大,房子不多,满园子种了蔬菜,这是团员们劳动的成果。他们还把园子里多年没有得到培修的大批果木树培修起来。不久的将来,这些果木树就会报答他们的辛勤的劳动。他们是艺术家,同时又是农业劳动者,我猜想他们将来还会办小工厂呢!

    因为地理位置偏了一点,不但外国来的歌舞、剧团很少到延边演出,就是国内的歌舞、剧团的巡回演出,也不到那里。延边歌舞团的团员们迫切希望看到别人的表演,以资观摩,以广见闻。我认为这种愿望是合理的。有关方面,应当考虑他们的这种愿望,设法给予部分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