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红楼是本政治书 > 三、黛钗方为大问题——贾母的“政权保卫战”(19)

三、黛钗方为大问题——贾母的“政权保卫战”(19)(2/2)

还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怎么样呢?”小红的担忧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告密是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这种事只有林黛玉会做,薛宝钗是绝对不会的。对于这一点,林黛玉在第四十五回自己也承认,如果是宝钗说出这样的话,她是绝不会轻易放过的。两相比较,薛宝钗确实要精明得多,而林黛玉显然是不食人间烟火。

    那么,她为什么还要向黛玉自露把柄呢?搞清楚宝钗此时的目的,这个问题就很清楚了。宝钗什么目的?接近黛玉嘛!怎样才叫接近呢?两人越是“一丘之貉”,就越会惺惺相惜。因此,留点“把柄”给林黛玉,是接近黛玉最有效、最便捷的办法。

    不过,薛宝钗明显技高一筹,她这个“把柄”留得可有可无。说它没有吧,宝钗确实跟黛玉说过,说有吧,谁听见了?如果宝钗矢口否认,也就成了林黛玉的一面之词。可林黛玉的“把柄”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抖露出来的,这能怪谁?只能怪林黛玉太单纯、太超凡脱俗、太缺乏斗争经验。

    为了保险起见,宝钗还对黛玉大谈了一番理论,主要有三层意思。其一,男人读书的目的是仕途经济。宝钗说:“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靖藏本脂评:读书明理、治民辅国者能有几人?)其二,无德者,知识越多越反动。宝钗说:“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读了书倒更坏了,……倒不如耕读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想想这个理论还真有点像那么回事儿。其三,女子无才便是德。宝钗说:“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绩的事才是。”薛宝钗的这一番理论阐述很重要,一方面是她对所谓“分内之事”的看法,她劝宝玉致力于仕途经济的“混账话”,都是从这样的观念中产生的;另一方面则是成功化解了自己给黛玉留下的“把柄”,那是曾经的年轻不懂事,但现在她的思想观念,是完全符合封建礼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