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中国的逻辑 > 网论的逻辑(3)

网论的逻辑(3)(2/2)

会力量。

    网络民意往往是不可控的,这帮人“不怕死”,对政府足以形成崭新的社会压力,有时甚至成为“看不见的敌人”。它有以下四个特征:一、大众化。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过去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观点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他们原来属于不具备话语权的弱势群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他们逐步把网络视为表达观点的意见渠道,把它视为唯一认同的政治社会。二、体制外。网民已超过4亿,网络民意也对政府部门的决策过程和整个国内舆论造成深刻的影响。但它属于体制外,其原因归结于它的匿名制。三、情绪化。网络空间与其说是表达政治观点的平台,不如说是发泄生活情绪的途径。大众也好,体制外也好,这一广泛的群体往往属于缺乏政治权利、财富基础、话语权的弱势群体。四、极端性。由于大众化、体制外、情绪化三方面原因,网络上的言论往往趋于极端化。

    网络民意无疑成为海外中国观察者的新关注点。约翰·奈斯比特先生在著作《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里提出:“中国政府自上而下的指令与中国人民的参与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政治模式,我们称之为‘纵向民主’。支撑中国新社会长治久安最重要、最微妙的,也是最关键的支柱就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力量的平衡。这是中国稳定的关键,也是理解中国独特的政治理念的关键。”

    这段话给我提供了线索。网络民意与政策回应的互动相当有趣,它有着内在逻辑和机制。网络民意正在促使中国决策过程变得更加开放、民主、透明。就民意对决策的影响力度和分量而言,如今,中国与日本、西方国家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区别。前者以庞大的网络资源为支柱,后者以选举、上街游行等程序为支柱,逐渐形成“殊途同归”的关系。

    那么,对网络民意是否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这一命题,我们心里大概就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