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五、出书1(2)(1/2)

    五、出书1(2)

    王大师闯荡江湖多年,年纪都一大把了。年轻时自己也搞过创作,先写古体诗,结果被人笑他不懂平仄,大怒,转向五四新文学,写新诗了,结果被人说不懂他的诗意。王大师默默发愤,竟然靠新诗蒙来了个老婆,可惜文革风云,牛棚波折,新诗写不了,老婆又跑了。

    近几十年,王大师越来越老,但靠着身体好、红光满面,虽然没什么著作,也往往被人误会为“天宝年间的白头宫女”,常被请来谈往事掌故,反正很多人已经作古。王大师越来越把回忆升华为创作,哄的晚辈越来越惊叹他的实力,王大师又善于操纵媒体,频频把他当年的古诗、新诗都翻了出来,大家怀哪方面的旧,他就套哪方面的古,张口“我的朋友胡事之”,闭口“当时迅哥对我说”,越发显得学贯中西、老而诗意浪漫。

    王大师在吃老本和“创作回忆”的同时,也努力学习奋进,总想找一门学科或科学,安了自己的老命,混点研究经费。科学不懂,方式和数据总不能随便创作,而小说、著作也不是下笔就能凑出来的,虽有几首老诗,但薄薄的不成气候,搞点译著吧,英文水平只够认出“厕所”的。王大师与日俱增的江湖地位和长期衰退的写作能力(或许就从来没好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冲突,左冲右突、左思右想,王大师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发挥的领域——红学。

    一个能够随着自己性子批评,又不用创作,高兴了、有兴致了还能随便改上一段。篡改完了,还没原作者找你算帐,还有人会关注你乱扯、乱改的东西,天啊!这样的沃土,天底下除了红学,还有第二处吗?

    王大师一开始扯的时候还战战兢兢,生怕别人骂他外行,扯了几回,发现所谓的行内人也不过如此,雪芹早死,没个指证的,就越来越大胆,最后以红学大师自居了。正所谓:落魄古诗载酒行,新歌纤细掌中轻,多年一觉文坛梦,赢得红学薄幸名。

    “王大师,您好,久闻您的大名了。”

    “有什么事吗?”

    “我这有一部关于红学的书稿,想找您看一看。”

    “哦,我现在年纪大了,也看一些书稿,不过找我看的书稿太多了,不一定忙的过来,你这稿子是什么情况啊?”

    “我的这个稿子……”

    “恩,是这样,我这个人比较直接,不喜欢绕弯子。序言,我现在偶尔也写的,长短不一,费用也不一样,八千到三万,也可以定制,价格面议。书评也分得比较细,恩,等我找下价目表……”

    “王老,王老,是这样,我会带着还阳的曹雪芹去拜访您,他给您看原著的、真本《红楼梦》……我说的是真的,您一定要相信我,我知道这事听起来不靠谱,好像是我编的。但真是曹雪芹,事情是这样的,我几年前,在书店看到了一部关于曹雪芹的书,名字是《一七某某年的回忆录》,然后算是和曹雪芹有了缘分,在那之前,我也不相信人死了还有灵魂?鬼魂?谁知道真的有。然后就找我来了,我那会儿有个女朋友都被他吓跑了,您看,这样的细节都有,都是真的,您一定要相信我?